答周行己相赠行己端慎太学诸生忌之

佳人寓云端,饵霞服灵烟。
举手谢时人,信尔非我缘。
谁令山中瓢,酌此闤闠泉。
舍尔芝兰芗,一染渐余膻。
铅黄强为容,孰竟谓子妍。
眷焉反初素,此道自古然。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幕卷歌鬟列,堂深蜜炬然。
临风鸣羯鼓,待月戏秋千。
短韵吟牋出,长檐醉帽偏。
斯人违薄俗,何减孟公贤。

畦丁亸懒欲谁欺,趁我山行始一犁。只有山花山鸟笑,主人元自不曾知。

袖阔双鸾舞,帘深小燕栖。春尽更依依。如何骢马去,不知归。

月入中秋色满林,摹将好景寄清音。
自从句夺天工巧,景物无聊直至今。

不记来时路。认分明、风亭月榭,此中堪住。擎出龙宫珠一串,几点露盘凉雨。

秋到了、两行疏树。一桁帘波湘水碧,约新凉、小伴知何处,无一点、人间暑。

红妆翠袖真容与。好园林清虚楼阁,卧游应许。只有清风生画壁,莫使客餐寒具。

高唱也、名花解语。明月欲来香在水,听新蝉、送下斜晖去。

试共把、荷钱数。

两年怀抱值君开,闻说京华首重回。天上故人难再见,世间岐路转堪哀。

孤舟落日三江口,远客浮云万里台。南斗尺书相望切,暮天鸿雁几时来。

西风凉客衣,弭楫沧江浔。晚吾事潇洒,聊复此登临。

云容不碍秋,清樾有馀阴。烦心洗东波,寸目明遥岑。

樊笼脱鸟窘,摇落吊蛩吟。莽墟阅今昔,长慨抚孤镡。

故楚冠剑尽,物情几浮沉。怀哉岁将月,无为空滞淫。

持语朱陵翁,须矣吾抽簪。

嫩筱捎空碧,高枝梗太清。总看奔逸势,犹带早雷惊。

岁晚江南雪未消,空山群木正萧萧。诗翁要识春消息,相约寻梅过野桥。

身如客雁寄汀洲,北望休登王粲楼。
残雪朔风惊岁晚,早梅新柳动春愁。
免遭斤斧甘无用,敢向波涛较善游。
奔走尘埃欲归去,勒移恐作故山羞。

草履麻衣漫蔽形,十年卖卜惯零丁。愿从楚地师龚胜,欲向辽城友管宁。

采石吟成期绝粒,娥碑读罢弃馀龄。一门尽节均无愧,千载西山叠叠青。

日软风柔,望暖红连岛,晴绿平川。寻芳拾蕊,胜晴陌上鲜妍。

玉骢归路,记青门、曾堕吟鞭。人去后,庭花弄影,一帘香月娟娟。

追念旧游何在,叹佳期虚度,锦瑟华年。博山夜来烬冷,谁换沈烟。

屏帏半掩,奈梦云、不到愁边。春易老,相思无据,闲情分付鱼笺。

每从讲易见天心,柳色池塘带雨深。松柏耐寒霜雪后,依然颠木又成林。

散策寻溪偶缓行,羁栖愁眼忽双明。非烟羃羃平芜合,倒影层层远翠横。

鸥鹭低飞映山去,江湖一诺百金轻。直知已造洞天内,身在人间却自惊。

荦确行陂陀,苍然四山暮。淡月生前峰,照见招提路。

远水送孤舟,长天隐春树。渔镫波外悬,僧磬烟中度。

怊怅竹林人,来朝峭帆去。

卅载名闻未相识,而今方读莲洋诗。惟论意表熟梅候,尽得风流登岸时。

石气青苍自如是,茧丝黄白将何为。渔洋别有参同契,千点桃花非尽词。

麋鹿胥台岁几千,小城遗址草芊芊。江林舟楫喧鱼市,水步人家种芋田。

山近荆溪千岫列,地殊茂苑五湖边。倦游踪迹堪投老,七十二峰明眼前。

久喜房廊接,今成道路赊。明朝回首处,此地是天涯。
二十年前学采樵,采樵只采嫩枝条。
何如斫倒大松树,勾得三年两载烧。

古寺何年斲,山空一片云。乔松含晚翠,修竹洒清阴。

老衲朝阳缀,雎鸠带雨吟。俗缘何日了,借榻净尘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