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心泉

修绠何妨汲,羸瓶不自任。
从渠清彻底,伴我岁寒心。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春草连天随北望,
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
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芗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点元规尘。
平生绝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钱神。
紫荷晓直动天语,昼日骈蕃不如雨。
急流乃作尺蠖盘,唾手功名何足取。
归来结屋清江干,十十五五窗岩峦。
北窗岸帻夏日静,夜雨对客春杯寒。
汉廷宫传计不早,笃老辞荣身已槁。
那知黑发践亨衢,脱身纷纭事幽讨。
华堂未用标新目,两翁政自睎高躅,
更从碧眼问入廛,却访赤松求辟谷。
堆案文书长引睡,起来搔首乱鬅鬙。
眼明嘉卉纷纨绮,竟是修篁耸棘矜。

登高忆共雁门间,北望京华洒泪还。白马小儿犹汉殿,青牛老子已秦关。

河声不解消长恨,山色惟知老玉颜。耆旧只今零落尽,北邙松柏为君攀。

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日夕风雪佳,相念思乘兴。忽忆忧在远,离忧纷难定。

入门对新诗,满眼冰玉莹。因疑忧居侧,恍惚不自胜。

别来虽无几,日月稍已迸。一苇悲河广,况乃山川迥。

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常恐吊原宪,夫子叹何病。

幸传丞相篇,复见仁者赠。悬知惬真赏,有以誇历聘。

何用慰索居,一朝再三咏。

晓营金革列周遭,大纛长牙拥帐高。
虎豹用韬传妙略,龙蛇供阵役群豪。
言初抚处如萧纩,恩尽均时若楚醪。
敢谓施行剪诸盗,亡之才比一牛毛。

黄楼西畔徐州治,西楚当时作都处。尚馀一半长荆蓁,今作州仓积官米。

伯图巳自足奢豪,正好将金贮阿娇。如何拓土为宫室,不及咸阳一夕烧。

岂是鉴秦等殷夏,或因争战无閒暇。一朝泪尽帐中人,千古波沉台上瓦。

独破秦师无一人,亲将隆准放鸿门,英雄绝世无等伦。

牧羊之子一竖耳,谁遣黄袍拥在身,一为放弑蒙恶名。

总有奇勋不可赎,黄须判吏持大狱。噫嗟嗟,每当读史为三覆。

宣威十九次高牙,栾叶功臣旧将家。
清世辞荣归里第,白头行乐过年华。
杯盈香醑浮春水,曲度新声出靓花。
如此园池如此寿,儿孙满眼庆无涯。
玉堂弃皃若浮云,无奈鸡林远购文。
推毂近闻推汉士,避名宁计却秦军。
芝亭花发春醪熟,鸿阁诗成夕磬闻。
一饭未尝忘北阙,鼓琴谁识和南薰。

春夏华荣变衰歇,颓飙刮肌山露骨。骚人望秋悲泬寥,忽见小春梅蕊发。

顿然喜气排寒秋,不管天令严鈇钺。古来蹈道如蹈水,与汩与齐偕出没。

坐中白昼对羲皇,门外黄埃自城阙。只怜郭璞注虫鱼,或误蔡谟啖蜞?。

争似冥冥云翼远,静看滑滑霜蹄蹶。公桑十亩迩洙泗,我菊一区连楚越。

悬知真乐在曲肱,到处扁舟堪散发。我能振袂从公游,分我南溪半风月。

虎溪清旭。瑞气生华屋。无量寿,如川福。簪缨门阀好,诗礼家声肃。真乐处,庭阶侃侃森兰玉。问迅溪边竹。色与灵椿绿。多积善,祯祥熟。皇天私有许,甲子从新读。千二百,空同不待仙人祝。
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花开封印早,雪下典衣频。
怪木风吹阁,废巢时落薪。每怜吾道苦,长说向同人。

射策占高名,分符镇列城。军声千里振,智术万人惊。

坐拥青油幕,行巡细柳营。祗今须将略,慎勿厌谈兵。

一老灭尘虑,七儿同静缘。境超法界观,身作地行仙。

男女非殊相,丹青亦浪传。襄阳聚首话,犹是在家禅。

璧流天下士,取友戒荒嬉。
家国关身重,乡园得梦迟。
子行虽不恶,我老自堪疑。
莫似辽东鹤,悠悠不可期。
孤蝉鸣水湄,独立少人知。
急恐移他树,清还似旧时。
曾同秋馆听,并起雨堂思。
南望临风久,经年不得诗。
翰林带华盖,天策视瀛洲。
哀痛扶兴运,从容赞庙谋。
终篇常称惬,两君却淹留。
更试平原匀,方看相且侯。
老去心何用,题诗满粉墙。
空庭夜待月,静室昼焚香。
策杖闲寻水,移床卧向阳。
自怜衰病者,雅称住闲坊。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