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山别集 其三

神在知几道亦行,存亡进退古今情。堂堂如此文山辈,要亦人间万古英。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常羡老莱子,七十亲不衰。飒然双白鬓,尚服五綵衣。

戏游日膝下,弄物心熙熙。或时暂仆跌,辄作婴儿啼。

清朝万钟禄,不肯卖片时。人生有此乐,何暇外慕为。

伊余生不造,才壮苍天亏。搏膺念之子,叹咏形诸诗。

想象且三复,苦血下交颐。

修纤似束楚腰支,杨柳春风二月时。金地化身千佛眼,锦江新样十宫眉。

名郎出粉闱,佳郡古关西。
几驿秦亭尽,千山蜀乌啼。
朱轮照耕野,绿芋覆秋畦。
向关应东望,云深陇树迷。

䆉稏围僧屋,檀栾隔槿篱。月池聊濯足,雪壁剩留诗。

里社皆囷廪,钟鱼亦岁时。平生松隐赋,回首十年迟。

上滩若缘蚁,下滩若驰驶。移转顷刻间,便是人间事。

我友君居德行科,见君觉我汗颜多。
笔端有韵珠盈唾,胸次无尘玉不磨。
好去腰斤高斫桂,向来传钵有持荷。
广寒管领群仙到,为我殷勤谢月娥。

我欲游名山,此地无峻岭。祇此一亩园,规画亦井井。

编篱藉筼筜,薙草辟蛙黾。茅屋三两间,已足供游骋。

人生易百年,转移在俄顷。何如此小住,朝夕今以永。

池塘春雨痕,花坞夕阳影;数弓虽不廓,颇亦称胜景。

桂之树,树在僦宅前。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

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

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岁八九旋。

一回别母一回送,桂之树下坐石弦。度溪越陌两不见,母归入竹儿登箯。

此景何时是绝笔,十月初四己亥年。嗟嗟乎,桂之树,吾欲祝尔旦暮死,使我茫无旧迹更可怜。

吾不祝尔旦暮死,使我自今抚尔长潸然。桂树止无情,永念对葱芊。

满地落花收不得,子规声里抱愁眠。
贫家无日非寒食,未必今朝始禁烟。

萧瑟。萧瑟。蝉噪夕阳黄叶。西风凉卷罗帏。乍见长空雁飞。飞雁。

飞雁。引起乡心无限。

田家无他望,所望在平畦。但恐终岁力,不得遂其私。

何哉造物者,亦得厚我施。夜来微雨过,使我菜麦滋。

登丘一以眺,秀色远参差。此时桃与李,岂乏好容姿。

顾予朴野性,独与此相宜。及时务耕作,那敢贪天时。

若问幽栖地,吾庐住翠微。步随青草远,兴与白鸥飞。

衲裹秋云去,囊挑夜月归。尘埃虽满世,难染芰荷衣。

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

履代谢以惆怅。睹摇落而兴情。信皋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

秋夜清兮何秋夕之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

播商气以清温。扇高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为霜。

凡有生而必凋。情何感而不伤。苟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

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冥方。拂尘衿于玄风。散近滞于老庄。

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

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

岂复寿夭于彭殇。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独负山西勇,谁当塞生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写出天然韵,恍疑月下仙。却教闲鹤守,恐有俗人怜。

旌旗江上出,花外卷帘空。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谁能了空意,因示数枝春。
色但随根现,花聊过眼新。
护香栽刺遍,界绿委泉匀。
岂必来游者,方为借玩人。

好是登高节,来穿雾窟行。云盘千磴仄,秋逼两峰清。

有寺藏莲萼,何人采菊英。僧雏能解事,历数上方名。

白兔速圩顶,暗壁收遗编。
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
天地可无人,秦火乃可然。
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
后来读书者,暗引佛与仙。
之人胡弗灵,所论各有偏。
嚣祲碍亭毒,三精惨不鲜。
涂饰为善治。制作埋九渊。
固有二三子,梯级堪攀缘。
夜永发孤啑,思远能废眠。
拔地为五岳,岂其高到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