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诗十九首 其十九 抵家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

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馀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

今当遂长往,念此中心焦。勉谢诸兄弟,此非人力邀。

吾宗自薄祜,先达皆早彫。从兄与仲氏,当年踵登朝。

至今同籍人,秉枢冠百僚。逝者倘可留,翩然亦云霄。

大命既有制,露电安可饕。我虽老风尘,寿命较已牢。

与其夭斧斤,宁以樗散逃。伤彼泉下人,悯我道路劳。

兄弟更相慰,烹蔬倾浊醪。婆娑阿母旁,此乐何陶陶。

富贵有此否,何乃为我骄。天伦岂世情,菀枯同所遭。

但当崇令德,慎勿望门高。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
捧盂观宿饭,敲磬过清流。不掩玄关路,教人问白头。
御札轸西陲,龙州出牧时。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
剑淬号猿岸,弓悬宿鹤枝。江灯混星斗,山木乱枪旗。
锁库休秤药,开楼又见诗。无心陪宴集,吟苦忆京师。
何处云根采得来,黑龙狂欲作风雷。
知师念我形骸老,教把经行拄绿苔。

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

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

谢兰潘璧少年场,玉麈金罍度夜央。
老子遽能忘此兴,且容投杖唤胡床。

尘凝四壁漠然空,十月江南见朔风。细雨挟寒催木叶,弱云将暝暗房栊。

壮心迂拙怀时事,病骨萧条感岁功。忍死不妨留笔砚,尽堪相慰寂寥中。

出西门,步踟蹰。相逢不作乐,当复何须。但作乐,勿复问有无。

安知家人生产当复溷吾徒。君击筑,我和歌。请为燕市饮,旁人当奈何。

人生欲知己,结交不在多。岂无车马客,富贵相经过。

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自非名卿鲍叔牙,虽有国士谁当知。

与君重自爱,中道有别离。区区抱苦心,可用不相疑。

鹫宫突兀傍银河,界破青冥一雁过。名士登高双泪下,故人回首万峰多。

新传蜃海登兵甲,若个鱼矶卧薜萝?尺五去天知不远,凭君才调问如何。

过湘江时君且听,但恐水中有冤声。当时无地容屈平,众人皆醉嫌独醒。

烦君须吊独醒翁,以酒注之鱼腹中。不须以物缠米筒,但投诗去责蛟龙。

为君质直有古风,能高其义哀其忠。投诗已罢吊已终,寄声急报南城翁。

雷雨垂垂翠色繁,古松阴里了歌喧。问渠何事为人语,我爱山中听鸟言。

连日轻阴雨未成,万株烟柳暗春城。野花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越水吴山频引领,沈腰潘鬓不胜情。何时归去西湖路,载酒携柑听早莺。

两在他乡见岁除,今年守岁在吾庐。小儿欢喜频行酒,犹子平安远寄书。

陶令无心希厚禄,安仁有志赋閒居。劳生半百虽虚度,三径犹存不负予。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残雪虚窗夜有光,小斋清话意差强。江南不寄梅花信,冷眼空看万水僵。

杰阁倚空阔,身高眇万山。
栋云飞缥缈,檐铁闹虚闲。
地步氛埃外,天威咫尺间。
好风吹笑语,余响落人寰。

从生不往来,至死无仁义。言既有枝叶,心怀便险诐。

若其开小道,缘此生大伪。诈说造云梯,削之成棘刺。

残灯犹未灭,将尽更扬辉。唯馀一两焰,才得解罗衣。

历数归真主,群方若缀旒。外藩须嗣续,当宁重怀柔。

芝检文弥盛,茅封礼更优。代言欣尔属,将指副予求。

暂下层霄去,真成万里游。宫袍裁白纻,厩马出骅骝。

望重皇华使,名高好畤侯。扬鞭随越鸟,祖席赠吴钩。

自觉光辉远,那知跋涉脩。几旬行岭峤,何处是交州。

山拥鱼鳞集,江分燕尾流。堕鸢从贴贴,驯鹿自呦呦。

绿认桄榔浦,红看荔子洲。马人偏好客,蜑户总能舟。

日上扶桑表,天垂瘴海头。昔闻铜作柱,今见蜃为楼。

槲叶时交坠,沙虫或暗投。由来宣至德,直欲被遐陬。

除馆迎京使,倾城拱道周。陪臣侦伺谨,膳宰往来稠。

乐作聆铜鼓,衣更阅贝裘。珍羞罗海错,妙舞杂巴讴。

蕉实垂垂重,椰浆盎盎浮。括囊惩薏苡,涩口却扶蒌。

事大无违礼,新王实好修。有陈皆睿训,馀事及冥搜。

足使诚心服,端非缓颊侔。上方思子切,谁敢为王留。

别袂逢梅雨,归期指麦秋。论思金马日,颂献碧鸡不。

亭亭宝盖紫云屯,域内群山此独尊。白鹭池高天作鉴,苍龙峡静帝为门。

读书台已称今古,遗俗人犹诵状元。八桂尚留风土记,忠言谠论至今存。

嘲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