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甫有和诗叠韵酬之

远载山泉千里外,胜流高致使人思。罂瓶泻口冲寒色,垒块浇胸洗恶诗。

三峡游踪如昨梦,一瓢陋巷本吾师。芒鞋素便青峰下,始是波澜不起时。

陈宝箴
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客家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后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2日去世。
  猜你喜欢
一代文章手,官如水样清。
三军皆饱德,诸将共谈兵。
铁甕横天立,金山压浪平。
北人向南望,□□月分明。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怜我,尘满袖,雪盈头。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

纵多桃李也无言,只是然篱与映门。暖日护将鹦鹉瘴,和风吹却鹧鸪瘟。

乡书题就双重晕,炉气熏残一缕温。梦里明明渡湘水,不知若个似仙源。

秀色红翻坐,浓阴绿绕阶。觑花还拄杖,冲雨不怜鞋。

浮云聚散如财物,不义之财。休要贪来。那底招殃惹祸灾。好生乖。不如心地行平等,各不伤怀。远胜持斋。定是将来免落崖。赴蓬来。
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
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
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

连壁双飞二凤毛,眼明又复识英豪。鸾声哕哕朝天日,想有新诗夺锦袍。

白雀主人乘白龙,老刘翻领太山封。
天翁亦自让捷足,莫怪凡夫争长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暂辍南斋倦,因就西园酌。日临花气暄,柳绊晴丝弱。

芳樽浥桂芬,华筵蔼兰焯。烦襟郁易晴,秩礼欢仍略。

以兹恊素怀,庶可践嘉约。

红雨满江蝉咽树,牂江东下无停处。我来端溪几何时,我今未归君何去。

屈指才计一月耳,邂逅便订千秋心。酸言字字贯金石,高文言言振琅琳。

王孙老矣不免饿,茫茫四海谁知音。探囊岂有缠腰贯,倒箧只存掷地金。

金声掷地无人识,明月夜光应自惜。君今去我更何言,惟有把君诗过日。

只今诸侯多好贤,往往夸客罗鲭筵。请君掉头更勿顾,家山归去看龙眠。

桃花沜畔垂云麓,下视余子徒碌碌。他日寻君路不迷,但指啸声出林木。

臣子难言孝与忠,诗书千古此心同。鹘鸠休笑枪榆辈,鸾凤宁栖枳棘丛。

生拟归田依老母,死当地下见而翁。皋夔逢比今安适,浩气终留天地中。

浩荡年光迅电波。纷纭轨辙驶岩阿。劳人相望互成歌。

二月霜棱寒约束,半春花梦病销磨。愁心较比乱山多。

粤海秋深载酒过,劳劳亭畔引长歌。词坛彩笔看龙跃,帝里黄金买骏多。

太史五云传日色,故人三径滞烟萝。遥看月落灯毬夜,花底莺声叶佩珂。

云气峥嵘众俊林,圣朝事事合天心。梅根依傍蒙嘉泽,竹力低垂愧重任。

有美江山祗如旧,无尘宇宙幸逢今。坐令清昼閒铃索,白战工夫效汝阴。

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
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
烂熳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垂丝。
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纳凉依静院,连辔喜经过。飞盖思京国,寻踪到薜萝。

梦回青琐远,地迥白云多。坐隐追仙躅,何人烂斧柯。

栖心息声华,尘撄弥象罔。眷兹佳秋日,神明颇清旷。

凌辰陪兰藻,怀古寻幽赏。乍脱尘市嚣,爱踏招提上。

饕客耸绀宇,商意肃林莽。凉思吹衣裾,联步升方丈。

徘徊右军池,微波自骀荡。墨沈有余香,溯回结遐想。

纷吾谛真契,笔阵深向往。静对香台人,梵音起清响。

玉台拂拭理残妆,忍照菱花翠黛长。夜静星坛私祝罢,一炉香引泪千行。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