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红翻坐,浓阴绿绕阶。觑花还拄杖,冲雨不怜鞋。
连壁双飞二凤毛,眼明又复识英豪。鸾声哕哕朝天日,想有新诗夺锦袍。
红雨满江蝉咽树,牂江东下无停处。我来端溪几何时,我今未归君何去。
屈指才计一月耳,邂逅便订千秋心。酸言字字贯金石,高文言言振琅琳。
王孙老矣不免饿,茫茫四海谁知音。探囊岂有缠腰贯,倒箧只存掷地金。
金声掷地无人识,明月夜光应自惜。君今去我更何言,惟有把君诗过日。
只今诸侯多好贤,往往夸客罗鲭筵。请君掉头更勿顾,家山归去看龙眠。
桃花沜畔垂云麓,下视余子徒碌碌。他日寻君路不迷,但指啸声出林木。
浩荡年光迅电波。纷纭轨辙驶岩阿。劳人相望互成歌。
二月霜棱寒约束,半春花梦病销磨。愁心较比乱山多。
云气峥嵘众俊林,圣朝事事合天心。梅根依傍蒙嘉泽,竹力低垂愧重任。
有美江山祗如旧,无尘宇宙幸逢今。坐令清昼閒铃索,白战工夫效汝阴。
纳凉依静院,连辔喜经过。飞盖思京国,寻踪到薜萝。
梦回青琐远,地迥白云多。坐隐追仙躅,何人烂斧柯。
栖心息声华,尘撄弥象罔。眷兹佳秋日,神明颇清旷。
凌辰陪兰藻,怀古寻幽赏。乍脱尘市嚣,爱踏招提上。
饕客耸绀宇,商意肃林莽。凉思吹衣裾,联步升方丈。
徘徊右军池,微波自骀荡。墨沈有余香,溯回结遐想。
纷吾谛真契,笔阵深向往。静对香台人,梵音起清响。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