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渊明图

雨过林壑静,寒禽变幽响。稚子操一瓢,良辰逐孤往。

微吹惊帽纱,落日在鹤氅。无营神自充,有道心更广。

篱菊虽未花,随意得真赏。岂诚嗜杯酒?借此陶所养。

先生真吾师,开卷慰遐想。鄙哉粘壁蛄,白发心怏怏。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半帘绿透偎寒竹,
一榻红侵坠晚桃。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
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春衫薄薄寒犹恋。芳草连天远。嫩红和露入桃腮。柳外东边楼阁、燕飞来。
霓裳一曲凭谁按。错□□重看。金虬闲暖麝檀煤。银烛替人垂泪、共心灰。
春来触动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
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
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
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云淡秋霄,夜寒月过轩窗囧。雁声相应。人语长廊静。

欲寄离情,梦短天涯永。休临镜,舞鸾孤影,怕见菱花冷。

身轻宜歇草,头锐欲钻螺。正苦毛锥乏,如侬太软何。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
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到珊瑚底。
归哉非为恋乡味,橄榄槟榔红荔子。
只身家世无眷属,亦不寻访囝郎罢。
一欲追还李太白,二欲中兴杜子美。
三欲扶起黄鲁直,四欲再作陈无己。
若岛若可若贯休,直下视之眇糠秕。
名僧诗话六十卷,我葺偈颂如野史。
西天七祖南六祖,略如志传与表纪。
寻复悔之泯其稿,间存一二笑狂斐。
幼读紫阳先生书,岂可舍之从释氏。
烂却沙头月一船,不妨文公漫随喜。
可与言诗宜与言,不可与言姑止止。

鸣镝声声斗射堋,输他猿臂挽强能。个中柔燥谁堪喻,昨夜南山饮羽曾。

函丈亲宜炙,江水一箧轻。是谁无别恨,欲汝达时名。

文用三冬足,才须七步成。阿符宜勉力,韩愈鬓星星。

此物由来不可名。丝纶收去水波平。长抱膝,可怜生。

谁共蓑衣卧月明。

恍忽烟霞散,飕飂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

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

我思程伯子,试令晋城邑。岂弟父母人,一念诚恳恻。

存心民必济,正己吏自格。虽然一邑小,允矣天下式。

槃槃古东阳,亶为礼义国。弦歌视曲阜,岂惟文公泽。

尚想兴学功,百年未陈迹。古来号难治,此语谅非必。

人怀学道心,功化亦俄刻。重惟伊洛传,道南此其脉。

家传馀政谱,师授存学则。此邦有美俗,文献犹可及。

接畛皆儒黉,兴起易为力。当今尚文化,乡校首扶植。

非无善政人,教化岂遑急。明公下车来,声誉已洋溢。

三年田里间,公来始休息。简静公优为,不扰知政绩。

山人重期望,亹亹慎无斁。四海文公邦,正学自兹出。

政教岂殊途,饰吏贵儒术。善化必因俗,吾世俱有责。

到手事必为,莫让功第一。

勾吴山水素称奇,个里神工已得之。山翠却从林外出,水深常绕屋东澌。

鸡鸣竹里人何处?犬护柴门客正炊。一段风烟谁会得,避秦当日自相宜。

新年恒霁色,芳草茂春晖。
小径通玄鸟,高窗拓翠微。
风轻扶蝶翅,洲暖曝鱼衣。
只是幽期惯,邻翁醉与归。

九日明朝是。问宜轩何事,今朝众宾交至。长记每年八月八,曾庆饮仙出世。

直推到、于今何意。要待千崖秋气爽,向东篱、试探花开未。

挝急鼓,舞长袂。

主人臭味花相似。笑争春、红紫低昂,转头扫地。独占西风摇落候,旋屑黄金点缀。

做得个、秋花元帅。旧说东阳流菊水,饮之者、寿过百馀岁。

泛此酒,劝公醉。

岁暮怀家客,通宵不自娱。
诸兄得意否,老母有欢无。
已谢交朋远,犹思弟妹孤。
吾身不足念,为此一嗟吁。
武楼高迥接回廊,绣妥盘龙护御床。
得侍至尊论治道,祥风微袅水沉香。

何处飞泉不作龙,台高玉女自清风。忽然天际生奇想,定有真人出上宫。

江头日落孤帆起。归心拍拍东流水。山远不知名。为谁迢递青。
危桥来处路。尚带潇湘雨。楚尾与吴头。一生离别愁。

杀气临沙碛,黄尘白昼飞。请君双羽箭,破虏百重围。

转战随骠骑,捐生事武威。从来游侠骨,不是顾轻肥。

函丈论文十载余,暂违接席笑慵疏。
要知泉石蒙题品,谩遣椷封候起居。
满座宾朋应贳酒,一楼灯火想雠书。
新春未肯经郛郭,孤负蓬门日扫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