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小姬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高人岂作置书邮,尽弃函封向石头。故迹不随烟草没,遗风长与大江流。
悲台鹰下不云暮,别国龙回岳雨秋。君过渚傍须舣棹,题诗相寄莫沈浮。
彤庭沈沈月华满,珠帘暗带红霞捲。春光常在绣帏中,化机不属天工管。
金壶谩泻琼瑶浆,壶中一刻如年长。舞腰袅袅轻贴地,遏云音乐催高翔。
别院风光春正好,银烛高烧照晴昊。警露非无阆苑禽,听歌自有天山鸟。
窗前琪树摇玲珑,玉炉香烬落花风。纫衣自习越溪事,那知银箭浮铜龙。
霄汉低回天咫尺,抱衾拥帚皆恩泽。素娥薄相为僭趋,女伴相逢不相识。
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鬟。
山家筑舍环山寺,一角青山藏寺里。试剑陂前石发青,谈经台下岩花紫。
花田种花号花农,春兰秋菊罗千丛,黄瓷斗中沙的皪,白石盆里山玲珑。
山农购花尚奇种,种种奇花盛篾笼。贝多罗树传天竺,优钵昙花出蛮洞。
司花有女卖花郎,千钱一花花价昂。锡花乞得先生册,医花世传不死方。
双双夫妇花房宿,修成花史花阴读。松下新泥种菊秧,月中艳服栽莺粟。
花下老人号花隐,爱花真以花为命。谱药年年改旧名,艺兰月月颁新令。
桃花水暖泛晴波,载花之舟轻如梭。山日未上张青盖,湖雨欲来披绿蓑。
城中富人好游冶,年年载酒行花下。青衫白帢少年郎,看花不是种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