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三 一云

乱石槎枒几折旋,畏途历尽是平川。高林细点催诗雨,深屋方塘悟道泉。

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万竿修竹苍烟外,欲借琅玕纪岁年。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珍重西园主,开门待子猷。
城隅树交荫,楼下水通流。
鸲鹆鸣深竹,蜻蜓驻小舟。
可能忘梦想,尘土满徐州。
一宿西峰寺,尘烦暂觉清。远林生夕籁,高阁起钟声。
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虽云殊出处,聊与说无生。
纤指捧玻璃。莫惜重持。自离阆苑失回期。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
楼上正横篦。荷气沾衣。谁将名玉碾花枝。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
先圣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
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
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
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
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肃肃戒严装,恻恻将别离。凄凄朔风急,迢迢天一涯。

欢颜好相慰,泪落不自知。羡彼东园鸟,依依家寒枝。

留云道方远,别云心欲缓。出门申相问,此去何日返。

木叶萧萧下,潸焉惊岁晚。为子长相思,为我加餐饭。

有客谈胡尹,炎歊座上清。吴侬偏感德,汉吏不求名。

正自催科拙,无如折狱平。怀哉不可借,送子若为情。

两行对植接低圯,弱质毋嫌费壅治。十月绿阴犹满径,也胜蒲柳望秋衰。

白莲池,金液沼。龙戏明珠,紫雾常围绕。虎撞群羊山下闹。惊起白牛,九曲江边跳。赤鸾飞,朱凤啸。海底婴儿,抱定龟蛇笑。长就黄芽通节要。阴里生阳,几个人知道。
青山薄薄漏春风,日暮鸣鞭柳影中。
回望玉楼人不见,酒旗深处勒花骢。
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旄头夜落捷书飞,来奏金门著赐衣。
白马将军频破敌,黄龙戍卒几时归。

葛巾随地留芳迹,翠壁清林把烛行。山接幔亭多紫气,夜来蓬阁动泉声。

名都合有沧洲胜,冬日还知桂树荣。白首子真终不改,看云坐石得吾生。

客路栖迟绝往还,萧斋梦想白云间。平安最喜高堂近,门外青山是故山。

太保勋庸垂鼎铭,黄钟大吕一毛轻。太保襟怀寄丘壑,玉田珠树相参错。

丘壑灵风飒晓怀,悠悠过客总啼痕。他年学士把书卷,还泣名臣白公传。

故老相傅白泽湖,旌阳一濯洁难污。
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名香一缕当帘出,故札千函向日开。入梦已迷前度草,返魂惟有去年梅。

未将环佩玉阶鸣,回首乡关计旧程。宝剑尚存光焰气,酒杯难尽别离情。

数茎白发惊吟苦,一路青春作伴行。最是月明清夜永,相思愁重梦难成。

东南是沧海,此水乃西行。高下数百里,时为不平声。

所遇有如此,流恨何时已。可怜无父人,犹作浪游子。

梨一益百损,楙一损百益。所以古之人,投之俾有获。

苞苴之礼行,岂曰报可责。幡幡者惟瓠,戋戋者有帛。

承筐亦几何,要在情不隔。能令受者心,生死感其德。

琼琚于木瓜,奚啻过十百。敢曰报礼然,期以身许国。

聊比玉之华,贡此一心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