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蜡凤识僧虔,晚岁相从意惘然。更笑竖儒多败事,稍闻上郡已开边。
酒醪穷巷竖能载,简牍平生自不便。风月两溪真可老,待收功业付诗篇。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子墨声名满上都,同时曾喜得相如。二年宁俟棠阴久,一日先看薤本除。
已向云霄班玉笋,却思风月佩铜鱼。百川莫靳长鲸吸,会即泥封虎爪书。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古今河岳兴文地,晴霁登临壮此楼。沙海碧云偏趁日,桂林清露忽惊秋。
玉衡冰鉴堪谁并,紫燕龙媒正尔求。解道草茅先许国,几人能抱范公忧。
醉渔留艇白蘋秋,一笑京师更白头。到处江山容物论,百年天地任虚舟。
赠行极厚诗无句,处世虚名酒在瓯。天与行藏终自定,可须相忆在青州。
一点灯花静,归梦浑难定。一夜相思一夜愁,更忍说黄花病。
酒薄孤衾冷,其奈双眸醒。殃及寒鸡不肯啼,分明要把愁支领。
琅玕种得三千个,个个琼台玉树齐。秋净双凫青泖曲,夜寒一虎大茅西。
长茸不著花猫猎,深竹时闻翠羽啼。老我所须唯铁杖,不须太乙乞青藜。
小窗寒烛夜,结纽缀郎襟。不结寻常纽,结郎长远心。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情味于人最浓处,梦回犹觉鬓边香。
一尺土,一寸膏。膏夜流,土生涛。
闻君又已离孤寺,毕竟是谁割半毡。珍重夜寒应早卧,不须秉烛续残编。
风生阊阖春来早,月到蓬莱夜未中。
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秋风瀑布吼飞泉,高下归帆趁早天。望断浔阳飞不到,北风偏入下江船。
东望岩岩古岱宗,携筇独上最高峰。石坛晓映千崖月,日观晴飞万壑钟。
天子何须寻汉策,大夫空自号秦松。凭栏四顾无穷兴,有客中原恨未从。
剑锋耿耿逼虹霓,高枕时闻半夜鸡。腾踏忽惊空冀北,激扬先喜到江西。
鹅湖水满鱼争跃,鹿洞云深路不迷。如此湖山閒一赏,就中更有上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