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阳山大石

阳山从西来,勇气正咆勃。联峰划中断,散作石突兀。

不知开辟初,谁刬造化窟。偶来陟其椒,未步先欲蹶。

俨如大廷朝,冠冕森万笏。又如羽林军,戈剑罗劲卒。

抉开混沌窍,截断防风骨。谽谺唇吻张,璀璨鼻眼突。

尝疑地生痏,又恐天坠孛。嵌岩亦通透,轩敞且崷崒。

梯空路不穷,补缺屋将杌。沮洳滴玲珑,丰茸眠腽肭。

缝生藓驳斑,罅卧松彊倔。手摩畏狰狞,足履愁臲卼。

灵湫瞰潜虬,危巢俯栖鹘。佳处诚悠悠,怪事良咄咄。

鍊疑娲皇遗,堕恐共工揬。神禹凿难平,夸娥推欲没。

太湖杯汀滢,绝顶箭恍惚。作诗继前游,归兴殊忽忽。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
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自凄清。
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早,令君无所成。
故人各有赠,又不及生平。负尔非一途,恸哭返柴荆。
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
水声呜咽鸣啾啾。马闻思旧枥,
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
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宝观岧山尧飞雉堞,登临恍欲升仙。野桃官柳衬吴天。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绵。
闻道东溟才二里,银涛直与天连。凭谁都卷入芳尊。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

藕花汀畔柳丝垂,杯酒殷勤话别离。风雨对床空有约,池塘梦草竟无诗。

荒坟日落谁人吊,古屋苔深独我悲。毕竟功名大槐国,排云书在即丰碑。

圣门颜子最称贫,犹有箪瓢奉一身。
罕似饥肠游太学,独将生意托洪钧。
常时闵笑遭流俗,今日依归得主人。
早夜从容谘道谊,切防事业去青春。

拜衮人来斗指东,女牛招共客槎通。消残海气空尘瘴,听彻潮声自雨风。

下濑楼船海贯月,中流木秭亘长虹。看公铭勒燕然后,磨盾还推觅句工。

见说灰斋只数椽,先生燕息此於焉。
声名应耻暂时热,喜怒端知不复然。
春到岂无繁杏火,日高惟有篆炉烟。
清幽此外万缘冷,笑杀人间百虑煎。

蕴隆何虫虫?赫羲烧大地。五行水干土,咎徵肥遗至。

青阳萌动时,野望莽枯萎。万井徵生尘,溉浇齐告匮。

田形龟背圻,农夫坐流泪。苍赤帝所生,未忍沟中弃。

九霄呼行雨,乖龙不敢睡。倒海洒云端,森然银竹坠。

燋燥一以云,鳞塍有生意。涓滴皆黄金,欢呼拜天赐。

清明杏花盛,东作犹及事。蓑笠聚陇头,秧歌慰劳悴。

吾闻一德朝,七祀貉为祟。持鼎祷名山,言发致灵异。

哀鸿亿万姓,生命大君寄。从来至人心,恻怛回天易。

后代焚巫尪,暴虐非古治。时无臧文仲,谁与筹旱备?

浩荡夷亭意,经过邺下来。王门占玉节,春日上铜台。

游子牵多梦,高堂候举杯。蘼芜江畔草,应挽使船回。

鸣驺杂遝款庭中,宴罢扶携看醉翁。禁钥锁深秋院月,天香吹湿露华风。

终宵倚树怜吴质,何处登楼觅庾公。挹取清光照方寸,此时分散莫匆匆。

燕山老妓七十馀,少小苏门城下居。自言生长太平日,蹋遍江南西子湖。

湖水湖山近城郭,五步一楼十步阁。春风酒舫载瑶筝,夜月歌台卷珠箔。

东家胡蝶过西家,十里湖波泛落花。苏小门嘶五花马,段家桥碾七香车。

早年传得伊州曲,翠舞珠歌满华屋。芍药春明和玉箫,海棠夜醉添银烛。

一曲清歌一束绫,歌声上遏流云行。韩娥齿让瓠犀白,赵女眉妒春山青。

转首繁华何草草,不道青春暗中老。

淮南宣化阁,相对石头城。二月风帆过,满江春浪生。

青山行不断,绿野尽开耕。令尹张公子,儿童知姓名。

湍急响林隈,长途暮色摧。水吞龙背没,风裹马蹄回。

且喜边尘静,遥闻画角哀。牧羊荒草路,吊古几徘徊。

后茁碧含藓,厥包黄带沙。
此是滩头处士家,我从何日离天涯。
木棉高长云成絮,瞿麦平铺雪作花。

江南昨夜东风动,冰花半吐横山洞。翠禽啼月雪初消,春光隐隐枝头送。

罗浮梦散暮云平,寒溪淅淅流澌声。逋仙呵笔写吟景,孤高风调谁能京。

王师犹未下全吴,何日封章贺献俘。
正是郁蒸生瘴{上疒下虐},可堪水潦满江湖。
威宣铁轴千艘盛,势撼金陵一垒孤。
羁客无能为筹略,闲消白日覆棋图。

救荒如救灾,祸比燃眉蹙。杯水投车薪,燎原势难扑。

叹息此时情,鸟焚巢已覆。告急书交驰,请帑派施谷。

连月风怒号,滔天浪不伏。劳公百战身,悬民千里目。

愁无山鞠穷,疾奈河鱼腹。藜藿杂秕糠,终餐不一掬。

哀肠日九回,何处求半菽。见公如得父,幸免填沟渎。

去时编户口,稽查费往复。积困苏难迟,倒悬解宜速。

我亦翳桑人,不食黔敖粥。爱倩饥何妨,长歌以当哭。

安得劝发棠,加宾一万斛。康济大臣心,补助生民福。

会看达九重,褒嘉锡命服。

云门普,风穴瞎。三门外金刚,冷地里笑杀。

处处丛林似力成,天然飞寺依云屏。曾闻猿化留题壁,知有龙来听讲经。

一水静涵僧眼碧,数峰高耸佛头青。顾余自是耽幽者,对景长吟酒半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