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游路岂复无,颇如六鹢飞宋都。小巫羞涩见大巫,神气比公真蔑如。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同生延祐丙辰年,惟子斑衣舞膝前。上寿百龄尊齿德,一门五世见曾玄。
笋舆春侍花间龄,竹马朝迎柳下还。有子有孙皆孝敬,山南崔氏世称贤。
中林授衣节,寒气早已集。牖户洎裘褐,凡百缺治葺。
穷居昧时序,颇讶光景急。丛篁助幽翳,漾濑发空寂。
水禽穿屋过,岩树排檐入。陶尊既尘渍,墨突亦雨立。
遐思把菊咏,端处掬溜室。空言非药饵,殆不废九日。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去年五六月,张生来上都。盛言粤南帅,谋国方忧虞。
借我二三子,难可稽须臾。吾父念儿子,云此不足图。
万里耗大官,宁归饭尔粗。尔时客江浦,径反南山隅。
久之张公子,再书抵隐居。虽云蹇脩意,缓亟固已殊。
皇帝策北方,有德无征诛。戍兵已归食,焉用资吾徒。
平时贵与贱,此分难可踰。家食亦无肉,客食亦无鱼。
而况骨肉美,离散诚何辜。彼俗虽不聋,我乃吹齐竽。
堂堂顾君业,贡之宜天衢。入山岂不邃,一檄乃可呼。
顾君发清兴,谓我聊嬉娱。嬉娱固当尔,使我生悲吁。
文章代所重,天下倾三吴。乡邦一千载,卓学承苏湖。
与子十年力,众芳差不芜。巾车岁来往,数见犹为疏。
诚恐数君子,自此分襟裾。岂曰不能待,学亦犹蒲卢。
移此问当路,乃觉非所须。城西旧馆舍,草木华村墟。
昔弃今颇念,有志为腐儒。万钱鬻句读,何必非壮夫。
告君别后意,口渴心肠枯。前后七百言,送君无所馀。
东风吹五两,忆郎西洲去。门宿武昌船,帆开岳阳树。
去年下西洲,迟日独登楼。今年桃李花,红白浮巴丘。
花开得结子,作客何穷已。春断莺啼中,妆成明镜里。
朝上望夫山,纤手得红兰。盛以茱萸囊,结以翡翠盘。
镂刻刀环形,鸳鸯双偃仰。寄悬腰间带,铜鞮莫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