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奂山人隐居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猜你喜欢
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
天涯知己少,岁晚客愁多。
路断车生角,冰坚水不波。
使君森画戟,闻此盍如何。

遥遁播荆衡,杖策憩南郢。遭动透浪迹,遇靖恬夷性。

拊卷从老语,挥纶与庄咏。遐眺独缅想,萧神飙尘正。

时无喜惠偶,绝韵将谁听。习子茂芳标,有欣徽音令。

颖敷陵霜倩,葩熙三春盛。拂翮期宵翔,岂与桑榆竞。

我混不材姿,遗情忘雕映。虽非峄阳椅,聊以翮泗磬。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
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何处蓬山宅,汾阴傍汉宫。冥栖紫芝客,长啸绿云中。

忽伫甘泉驾,遥寻河上公。玄风啸可掇,大道本难穷。

夫子金陵隐,心将静者同。琼枝无以献,歌此寄乔嵩。

立马遥看澹复浓,青天半插玉芙蓉。来时烟雨归晴暖,尽出东南几百峰。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大地春光一气通,河阳花与武陵同。花时花下逢梅福,一笑相看色是空。

吸木复啄木,汝啄抑何毒。
千株万株端明松,五月六月来清风。
木于汝何恶,朝朝暮暮啄。
劝汝利觜宜少停。戕木之生吾忍听,
已有弋者在后亭。微虫初何识,
亦能对以臆。天子爱元元,
宵衣念艰食。连年值禾饥,
穷闾多菜色。县官急督租,
吏饕饥需索。啄木比刻木,
何煮可疾。木生与民生,
何者为当恤。可弹者不弹。
为我谢彼弋。

林木经霜叶乍飞,百年难得此晴晖。休嫌止酒心全减,不怕登山力尚微。

病后逢僧怜我瘦,秋残入寺觉人稀。天南众壑青如许,却喜前时策杖归。

竟夜梦难圆,晨星窥客舍。仆夫眼瞢腾,轮鞅迟迟驾。

小犬嗥阶前,寒灯闪篱罅。霜华冷似冰,小立茅檐下。

凉风天末动清秋,一片閒云返故邱。自是雅怀能脱略,肯因微禄更淹留。

葛巾漉酒芳樽满,藜杖看花小径幽。寄语纷纷纡辔者,何如林下早归休。

紫泥坛上火流红,夜半天神降竹宫。
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李氏好居僻,野人心所同。窗连双塔近,溪与大江通。

古木生春叶,行云变谷风。那知秦汉里,忘却乱离中。

翘首东南几夕曛,归心时逐广陵云。乘轩偶借天风便,喜读黄冈竹外文。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炉中九转鍊虽成,教主看时亦自惊。群岳并天先减翠,大江临海恐无声。

赋归已罢吴门钓,身老仍抛楚岸耕。唯有太平方寸血,今朝尽向隗台倾。

今夕离家远,灯花尽意开。绿烟浮小晕,红焰落轻煤。

影照频占喜,心挑莫见猜。遥知儿女坐,欢笑对银台。

秋至衣裳薄,思归未有涯。
得如江巨孝,处处自将车。

雨后蕉旗乍展。春水半篙未满。偏是蒋山陵外树,憎杀子规啼遍。

上巳不曾过,却早冶游情倦。

花下别筵才散。襟上离痕又染。一片布帆风里矗,谁说剪江非险。

把酒算归期,柳浪莺声正软。

蓬山学士文章伯。尊前风味谁能敌。新觅似花人。添成小院春。
玉纤呵翠袖。满劝金杯酒。寿酒莫辞斟。酒深人意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