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邦彦二首 其二

行行欲安之,肃肃持邦刑。藉藉于公誉,峨峨高汉廷。

君心如列宿,照野何晶荧。又如日在空,皎皎悬丹扃。

岂令囹圄子,恻恻归沈冥。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柏台接鸟茂,兰署得人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弭棹临沙屿,微吟西日驰。
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
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玉立明光,才业冠伦,汉历方承休运。江左奏功,塞垒宣威,紫绶几垂金印。岁晚归来,望丹极、新清氛祲。忠愤。著挠节朋俦,便成嘉遁。
千载云海茫茫,记举目新亭,壮怀难尽。蝴蝶梦惊,化鹤飞还,荣华等闲一瞬。七十尊前,算畴昔、都无可恨。休问。长占取、朱颜绿鬓。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
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

空谷多凄风,树木何潇森。浣衣涧冰合,采苓山雪深。

离居寄岩穴,忧思托鸣琴。朝弹别鹤操,暮弹孤鸿吟。

弹苦思弥切,巑岏隔去岑。君聪甚明哲,何因闻此音?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腻脂呈晓晕,含醉惜红衣。独抱风光好,偏憎露粉肥。

枝间春煖透,烟外早寒微。物色从人转,遐心莫我违。

一元谁破碎,河洛漏微芬。星斗昭乾纬,葩华粲地文。

班扬浑细事,伊傅有殊勋。补履非神剑,相期敬所闻。

上天信崇高,临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乱,帝用厌夷狄。
眷求令德宗,视乃善庆积。
沛然启其祥,疆宇俾开辟。
恭惟我仁祖,躬备大圣德。
天性禀纯粹,温恭而允塞。
笃志在仁义,兼亦贵稼穑。
宝玉之所藏,山川被光泽。
维时属遘屯,畎亩之自适。
进退与道俱,玉德怀贞白。
皇天鉴昭晰,宝命所繇锡。
笃生太祖圣,配天立人极。
海内如鼎沸,土壤分割折。
苍生靡怙恃,俯伏毙毒螫。
仗剑起濠梁,奉天拯焚溺。
再驾定东南,一举下西北。
旷哉六合内,腥秽悉荡涤。
三光复宣朗,五典重修饬。
远齐尧舜功,近过汤武绩。
遂令普天下,休养乐生息。
太宗削奸回,维统奠宗祐。
圣文既炳焕,神武尤赫奕。
贤才尽登用,秉德各修职。
庶邦承覆载,贡献来九译。
昭考抚盈成,至仁弘隐恻。
民安视如伤,恭己临万国。
继志与述事,夙夜怀兢惕。
皇风益清穆,皇道弥正直。
正本所自隆,仁祖实启迪。
祥源深且广,天派肆洋溢。
圣神绍传序,茂衍万世历。
造商本玄王,兴周美后稷。
兹予嗣鸿业,时几谨申饬。
四圣赫在天,悠久贻法式。
保佑赖深眷,负荷愧余力。
稽首陈咏歌,庶用示无?攵。

杨柳叶纤纤,佳人懒织缣。正衣还向镜,迎春试卷帘。

摘梅多绕树,觅燕好窥檐。只言逐花草,计较应非嫌。

步出北郭门,遥望北邙土。多少锦绣人,孤坟茫无主。

白昼走狐狸,清宵嗥豺虎。榆柳纷成行,一叶一风雨。

萧萧总愁人,无非关情处。俯仰看乾坤,侧身阅今古。

服食求神仙,鸾鹤效冲举。王乔并偓佺,差可相与语。

青青原上麦,乌鸢自相逐。我行苦朝饥,蔼然饱春绿。

望云陟高丘,采芳下西麓。念我堂前圃,白华有余馥。

愧彼循陔诗,徙倚回车毂。

事事伤心乱若丝,宫前重咏《黍离》诗。百年礼乐华夷主,一旦干戈丧乱师。

凤诏用非麟阁老,雉门降是羽林儿。行人莫上城楼望,惟有山河似旧时。

黎民于变是尧时,便字尧夫德可知。
更览新诗名击壤,生生全道略无遗。
迥绝幽栖处,何当春日过。
花开当午足,蜂过短墙多。
清世羲皇梦,沧浪孺子歌。
同心吾辈在,天壤乐如何。
断碑唐日寺,遗像晋时僧。
尖头奴有五兄弟,十八公生四客卿。
过我书斋无一事,似应终日待陶泓。
茅屋鸡声勘夜分,杖藜挑月带余醺。
不知身在孤峰顶,回首人家尽白云。
相逢握手不论心,心性吾侪眼里金。
三个柴头煨品字,与君閒话古丛林。
紫头煨尽已更阑,楼上钟声落月寒。
一把柳丝取不得,和烟搭在玉栏干。

上岭隐松门,逶迤溯本源。云停团盖密,风急怒涛翻。

将酒邀灵爽,看诗俨晤言。业嗟从代薄,只是一经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