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其十 并序

倚筝床,停绣屟。薄晕上红靥。忍底生瞋,垂眼弄湘褶。

多应别院花枝,无心滟笑,便防到、目迎眉接。

展湘箑。旋向芳草庭阴,翻翠弄蝴蝶。故自喃喃,冷语逗来杂。

教侬欢怨都难,斜阳坐尽,又守过、半枝银蜡。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猜你喜欢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隆冬急雪舞淄渑,那得鲜鲜细菊呈。何处幻师来衒巧,此花词客最钟情。

盈尊更值醪敷热,下箸仍欣鲙缕赪。应笑蓬蒿张仲蔚,忍寒独坐到黎明。

微月堕西岭,烂然众星光。明河斜未落,斗柄低复昂。

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太一有常居,仰瞻独煌煌。

中天照四国,三辰环侍旁。人心要如此,寂感无边方。

生老生来病已深,炙瘢着艾复难禁。
六根四大元无有,何处求师下一针。
谢舞仍宫柳,高奇世少双。侍中生不到,园令死须降。
班秩通乌府,樽罍奉碧幢。昭王有馀烈,试为祷迷邦。

枝间红泪渐少。喜杜鹃开了。收拾春心,休从花内老。

怜他梅子尚小。打乳莺、一一难到。入口先酸,青黄愁未蚤。

老仙携神娥,一醉同元丘。凤台吹箫女,亦引长庚游。

饮食男女间,大道任所求。舍此求飞升,枯死荒山陬。

我羡葛稚川,鲍姑为好逑。夫妇皆神仙,福慧真双修。

携手白玉京,五城十二楼。游戏下人间,分艾医龙疣。

穷生得明珠,窈窕起九幽。仙心推所欲,人天愿同酬。

我来朱明洞,仙艳迹尚留。作书告山妻,我欲居罗浮。

罗浮每约不成行,且喜肩舆早出城。尘路未知还近远,仙山遥望已分明。

田收晚稻馀秋色,寺入溪桥隔竹声。同咏新诗各惆怅,故人卮酒未同倾。

芍药花初放,蘼芜叶复齐。栖鸟白门侧,落日大堤西。

朝朝逐游子,暮暮隔空闺。袅娜今如此,莫负晓莺啼。

月影碎中流。推篷客思悠。是谁家、人倚高楼。笛里从来增别恨,况永夕、拥孤舟。

折柳起边愁。梅花落素秋。一声声、跌宕夷犹。曲罢更阑星在水,听隐约、答渔讴。

山月娟娟满户庭,秋虫唧唧四边鸣。一杯强饮不成乐,坐听山童打二更。

夙借屏星映,曾怜坐客寒。扁舟违逆水,方丈渺三韩。

分隔悬穹壤,心驰乏羽翰。荧煌丈在望,岁月凛奔湍。

凡骨思佺诀,师资待郢墁。把文留箧笥,洗眼诵琅玕。

辙敢穷途恸,冠期结绶弹。苦无苍玉佩,绝忆紫金丹。

往绝修门入,争先要路看。飞腾宁有策,遇合自相欢。

献纳君王问,施行宇宙宽。前星开尹幕,列宿炳朝端。

贺老聊为监,严公合从官。调官因有便,典谒亦曾干。

不得瞻丰采,无由出肺肝。姓名烦摸索,踪迹自蹒跚。

未有三千牍,那能九万抟。抱关从苑候,失步向邯郸。

继忆专城去,俱兴敛惠叹。第闻盘错旧,不见剸裁难。

帝眷从更治,民风要饱观。甫传光礼乐,已著画衣冠。

浙水东西接,恩波昼夜澜。去天邻杜曲,近日即丈安。

儒腐真堪厌,才优特未殚。少迟调鼎铉,即合侍金銮。

馀子甘流落,遗编守故残。若为百里宰,已判一生酸。

蜀道游虽倦,山阴兴未阑。犹能风雪里,作意驻征鞍。

谢客弄春水,江皋生彩云。
纷纷初散绮,叶叶渐成文。
蔽日皆相映,流风乍不分。
何因可持赠,欲以慰离群。

玉辇下离宫,琼楼上半空。方巡五年狩,更辟四门聪。

井邑观秦野,山河念禹功。停銮留睿作,轩槛起南风。

除夜春雷隐地起,小年岁雪纷未已。
融泥乍融不肯冻,百草作芽青欲死。
草死不愁愁麦融,冬暖根薄恐易伤。
眼前米市忽腾粜,人间那得陈千仓。
城头鸟鹊无数叫,父老对之愁断肠。¤

青山与高人,一见如有约。悠然相莫逆,无语心自乐。

凌虚步丹梯,揽秀有高阁。应同九皋鹤,翱翔在寥廓。

带雾连云轻冉冉。朦胧浮翠深还浅。若非淡扫柳梢头,定教浓抹桃花面。

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健挽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

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

江村此夕意如何,道是桥平水不波。
仿佛空中倚楼阁,分明镜里现山河。
当筵自对贤人酒,得意闲吟孺子歌。
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者,岂好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减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衂,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免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