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四

到日先传领督催,无端堂帖复追回。间心检点流人册,枨触西川御史台。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食蘗饮冰廉士操,敝衣穿履古人风。
溪堂兴足登临后,腾阁今归啸傲中。
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
因过胜境须行乐,驿召方当急诏东。

不复襄阳写孟亭,草斋人道是丹青。那知客自从文举,但怪山能养伯龄。

世味无多真潦倒,归心欲寄每丁宁。遥闻径竹添新影,更想岩花作远馨。

夜鹤未应真怨别,江鸥须信久忘形。地偏故逐渊明远,风好常随禦寇泠。

痴坐正怜尘满案,醉眠终倚石为屏。瀛洲学士烦追赋,尚记沧波接洞庭。

新荷贴水翠田田,绿满花梢午影圆。饭了从容春事静,螭头闲掬水溅溅。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风云会处千寻出,
日月中时八面明。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
玉雪毛衣□□□,平生惯弄碧潺潺。
春风唤起双飞兴,不得鱼虾也入山。
白须老子宿招提,香积厨边供晚炊。
借问鱼羹何处少,北风安得似南枝。
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
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
徐鸣苍玉佩,尽校碧牙签。
纶掖清光注,銮坡茂渥沾。
文明诚得主,政瘼尚烦砭。
右府参机务,东涂赞景炎。
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
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讴谣喧井邑,惠化穆苍黔。
进律朝章旧,疏恩物议佥。
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申甫周之翰,龟蒙鲁所檐。
地灵奎宿照,野沃汶河渐。
首路龙旗盛,提封虎节严。
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海谷移文省,溪堂燕豆添。
班春回绀幰,问俗卷彤襜。
舟檝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治装行入觐,金鼎重调盐。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
成书与後世,愤悱聊自释。
领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
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
夜景湛虚明,浩然无与京。
如今苏氏妇,但指圣人清。

甚矣吾衰,叹天涯岁月,何苦频催。奈霜毫种种,三千盈丈,丹心炯炯,一寸成灰。

三径秋荒,五湖天远,儒术于吾何有哉。君知否,盼行云不住,流水难回。

寂寥谁与徘徊。好事者、惟输曲秀才。恁昏花老眼,底须窥牖,支离病脚,最怯登台。

思发花前,人归雁后,百感中来强自裁。狂歌好,只清风和我,明月休猜。

千载荒台凤不游,青天江水各东流。九嶷有地埋虞舜,四海何人识孔丘。

岁月劳劳悲白发,古今滚滚换沧洲。凭谁放起登临眼,分付诸公莫浪愁。

讲虎天华随玉麈。波心月在那能取。旁舍老僧偷指注。回头觑。虚空特地能言语。归对学徒重自诉。从前见解都欺汝。隔岸有山横暮雨。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

曾借名园受一经,频来犹记旧池亭。为僧不敢通年谱,隔世还思见典型。

风树几回悲坠叶,摄提初转散晨星。老成凋谢今如此,一曲长歌问渺冥。

一溪春涨午晴初,日透波光绿浸裾。
却忆孤山山下路,石桥清澈看叉鱼。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

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

玲珑。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剪綵铺茸。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

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

扬善从来慕晋卿,沧浪浊处不濯缨。关东易学孰能与,冀北诗声莫与京。

今日穷途虽蹇剥,他时行道自亨贞。须知遁世元无闷,莫怨龙钟出帝城。

果然天外事,茫愡使人愁。纤月不照地,流萤时上楼。

暗光零砌草,微响动帘钩。浪喜从儿女,桐风自报秋。

凉飙涤残暑,沿岸绿阴多。秋色生远海,浮云空九河。

蝉声杂鸣籁,凫影乱繁波。我怀方浩旷,临觞酬短歌。

炎方春浅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福地同游胜独往,中天一览破千闻。

于今难拟《高唐赋》,何日重开衡岳云。眼底流求弹丸耳,楼船曾见汉家军。

剑倚孤斋及暮春,双双紫燕忽相亲。谩寻知是新梁栋,对语惊飞旧主人。

入户片时栖息定,衔泥当日往来频。伫看挟子飞腾去,亦暂为巢寄此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