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其二

贳酒前庄日渐低。鞭梢斜挂壁、卸征衣。同行三俊喜相依。

垂杨下,长许控金羁。

河水碧琉璃。垆头风物美、近京畿。徵车欲度日迟迟。

沉吟久,三辅故人稀。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弱水蓬莱路,人间隔几千。未知太仓令,何似道山仙。

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静参齐物意,小大岂其然。

松性本孤介,落落有奇姿。万木凋西风,孑然耸高枝。

何如茂林中,举俗忘其奇。披霜秀孤岭,松亦何乐为。

叹昔风前花,狂荡不可羁。

来日短短去日多,百龄悠悠易蹉跎。事亲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长知奈何。

帘前白日閒来度,强半光阴夜中去。长日须教十二时,时时好在承颜处。

游宦因兹想故乡,铜鱼山色对高凉。家临电白城头树,走马别来凡几霜。

忆昨西台著绣衣,今为花县亦忘机。寥寥廨宇秋灯下,海阔天遥有梦归。

石城钟鼓散鸣鸦,坐对松云放早衙。瑶草色通西苑路,玉箫声度上清家。

江涵碧殿春同丽,雪霁钟山日转华。此景北都应未有,品题遥向故人誇。

留侯佐汉日,结志已离群。
唐乐闲退年,陟险勤邦君。
区中岂所慕,物外良作论。
上宰曩侨寓,新亭初目存。
绯怀杖策时,风衣自翻翻。
□□□□□,□□□□□。
竹密径迷远,孤游遗世纷。
憩松玩碧草,临流睇归云。
山晚落花积,溪深啼鸟喧。
揽物觉意适,依风嗟世屯。
虽安吴越胜,讵忘河洛尊。
毕辅中兴业,终回西北辕。
扈跸归庙社,角巾反丘樊。
游瞩河华郊,往来鄠杜村。
规摹王粲宅,仿佛辟疆园。
斯亭回首地,应为闾里言。
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
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
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回风。
一帆百里至还作,不徐不疾来雍容。
我生久已甘困滞,神亦何事特哀穷。
但疑神理与人异,意诚词直无不通。
林皇夜泊若平地,疑有鬼物驱蛟龙。
天明旗脚向北指,舟子笑语开船蓬。

复道金堤辇路通,繁华非复旧时同。舞衣零落尘埋玉,珠被销沈烛散风。

春色已随宫树老,夕阳犹向苑台红。凭高几许兴亡恨,都在平芜一望中。

菊糕萸蟹年年有,未信今年此地无。
一瓻新酿正三白,幸是杖头钱可沽。
客况凄凉宦情薄,釜欲生鱼门罗雀。
未能早赋归田园,白酒黄鸡差自乐。
户曹司马村校书,相呼径诣黄公垆。
满头插菊把茱萸,强歌强舞醉相扶,
何必更画豳风图。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可怜桂树枝,怀芳君不知。摧折寒山里,遂死无人窥。

北窗酣卧日轮高,梦寐平生五柳陶。
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却向一秋毫。

烹不能鸣有近忧,羽毛之美为谁留?几挥赤壁千年敌,借得衡阳六月秋。

蒲箑未书尚待贾,素纨捐箧有馀愁。西风不受元规污,一幅纶巾对白鸥。

星疏云敛。正莲漏将残,树影低转。忽逗惺忪,依旧一痕秋浅。

怜染那忍先眠,夜夜照人清减。还知否,眉梢恨多,偏是侬见。

小庭暑退纨扇。便误拜深深,香袅心篆。怎奈一回憔悴,一回长叹。

剩得前度闲愁,挂在宝帘银蒜。罗衣冷,花魂和梦销黯。

持璧还投鹊,镕金恨作犁。行吟乘晓月,扶杖入春泥。

愿学怀文豹,终惭秃角犀。徒歌无好语,野饭只羹藜。

金水年来通太液,妆成金屋绕龙池。宫衣湿露生花气,琐闼含风入柳姿。

玉椀传头明素手,红鳞饮羽掣生丝。病身历历燕山道,卧对征鸿有所思。

出震乘东陆,凭高御北辰。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
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幸承今日宴,长奉万年春。

临崖尽讶路如悬,才入关门气象全。拾栗遍分持草士,看梅忽遇散花天。

烟云出没归岩下,洞壑高深在眼前。不见法螺吹起处,风雷合沓动山川。

百宝光攒无儿顶,是大神呪最灵奇。
揭谛波罗僧揭谛,石人半夜失乌鸡。
篝灯读易听更残,微雨萧萧独闭关。
治世岂无谋可献,书生从古命多寒。
数茎须为忧时白,一点心犹报国丹。
未肯轩裳便尘土,此身翻恐误儒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