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梦中得句,与此解起句适合,因足成之

和愁带恨,凭得阑干破。消息问梅魂,料伤春、未应偏我。

寒灰心死,犹自拨阴何,堪绝春,子桑琴,裹饭知谁过。

催年腊鼓,不听情犹可。吟袖贮寒多,共西山、冻眉深锁。

微茫斗外,愁认帝王州,自酹酒,问东皇,真个春回么。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猜你喜欢

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关中小儿勇而竞,玉帐貔貅三百乘。焉知道上十二牛,皇天默佑周同姓。

绛宫大厉吼如雷,墨车载甲光照䋿。鹰腾二陵间,剑锋白皑皑。

壮士百战脑涂地,元帅束缚坐草莱。俘囚有血堪衅鼓,自分残膏染齐斧。

万死一生直望外,岂意片言由内主。鸿雁曾伤弓,尚为空弮愁。

犀兕脱匣出,闻呼肯回头。河边解骖徒谫谋,舟中稽首心悠悠。

济河封尸勿云晚,此事终作晋国羞。君不见夫差违子胥,空洒姑苏泣。

丈夫深戒妇人仁,养虎遗患悔莫及。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词客支离岂讳穷,枉将车笠托群雄。大名应耻居王后,奇骨真宜葬邺中。

白雪诗坛元不古,朱门交道况难终。荒坟颓堕无人吊,并为怜才哭计东。

驿报行天下,君王弃万几,
鹤翔云汉远,龙向鼎湖飞。
杞国天初隐,咸池日尚微。
临轩思往事,备泪不停挥。

忘忧尽好陪萱草,抱恨无过废蓼莪。寄语贤豪莫迂阔,教人易水送荆轲。

盐铁塘边草色齐,我居塘东子塘西。兴来相过不相问,自把新诗竹上题。

门系青骢马,多应问病人。小官好疏散,莫讶懒衣巾。

北风凉。
雨雪雱。
京洛女儿多严妆。
遥艳帷中自悲伤。
沉吟不语若有忘。
问君何行何当归。
苦使妾坐自伤悲。
卢年至。
虑颜衰。
情易复。
恨难追。
碎碎纤细练。为君作鞲繻。
君行岂有顾。忆君是妾夫。
昔者得君书。闻君在高平。
今时得君书。闻君在京城。
京城华丽所。璀璨多异人。
男儿多远志。岂知妾念君。
昔者与君别。岁律薄将暮。
日月一何速。素秋坠湛露。
湛露何冉冉。思君随岁晚。
对食不能飡。临觞不能饭。
密云翳阳景。
霖潦淹庭除。
严霜雕翠草。
寒风振纤枯。
凛凛天气清。
落落卉木疏。
感时歌蟋蟀。
思贤咏白驹。
情随玄阴滞。
心与回飚俱。
思心何所怀。
怀我欧阳子。
精义测神奥。
清机发妙理。
自我别旬朔。
微言绝于耳。
褰裳不足难。
清扬未可俟。
延首出阶檐。
伫立增想似。

一室宽于一亩宫,隔林竹树影重重。青春著地十分绿,白日经天两度红。

小草自怜无远志,茯苓终不近孤松。未须西忆金华洞,只在周回百里中。

轮铁消磨路转赊,黄粱才熟又开车。夜来一塌眠难稳,不梦游仙梦到家。

孤馆门开对碧岑,竹窗灯下听猿吟。巴山夜雨别离梦,
秦塞旧山迢递心。满地莓苔生近水,几株杨柳自成阴。
空思知己隔云岭,乡路独归春草深。

晚岁频为万里行,滇黔吴越又蛮荆。承恩半载连移节,入觐逾年两到京。

敢谓识途询老马,生惭迁木类新莺。汉皋湘浦曾游地,此日重来倍眼明。

渺长江、浩无今古,悠悠经几流景。桥家松竹知何在,寂历丹枫如锦。行阵整。想斗舰连艘,谈笑烟灰冷。寒光万顷。算只有当年,暮天霜月,惨澹照山影。
元戎队,画角梅花缓引。楼船飞渡波稳。中流击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应暗省。使万里尘清,谁逊周公瑾,勋名不泯。看阳蛰潜开,老龙挟雨,渊睡为民醒。

扁舟东下却西还,秋在湖光欲曙间。送客出城无吝色,青青惟有卧龙山。

廿年高隐为承欢,诏趣蒲轮却聘难。圣主爱才非强志,大儒报国岂须官。

邹枚词赋清时重,黄绮风流异代看。遥想彩衣归拜舞,朝恩家庆话团栾。

金商变气候,层峦自苍苍。孤烟出林表,藤萝罥虚堂。

入门钟磐发,鸟并浮云翔。落日照秋潭,水净生微光。

徙倚不知晚,山花递幽香。肃穆古祠深,仰止讵能忘。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