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九

秋空归鹤楚云高,白晰青山白苧袍。多少玉堂金马客,待抽身得已霜毛。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靖节昔高尚,令孙嗣清徽。旧庐云峰下,献岁车骑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田畴春事起,里巷相寻稀。
渊明醉乘兴,闲门只掩扉。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沈沈。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
雨气随云却上天,山头已扫欲晴烟。
柳条不尽空围岸,荷叶犹新未碍船。
时序百年催乐事,乾坤一笑入诗篇。
主人著姓平原后,莫惜金樽醉绮筵。

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水如环佩月如襟。

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

莫倚君身仙骨在,晓霜明镜骎骎。碧天云海约投簪。

旧欢新别,回首两沉吟。

客心既岑寂,节物亦倥偬。幽篱菊初暗,深壑梅已动。

古人傲尺璧,顾谓寸阴重。欲从夫子游,掣肘愧不勇。

松高节磊砢,鹤老格清耸。当知山泽臞,谁羡将相种。

一官戏人间,丛书以自拥。微言闻绪馀,三叹手辄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云雾滃。愿言瞻清明,茗碗不辞捧。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金波穆穆沙堤月,
玉树琤琤上苑风。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
嗟余索米无人问,行避霜台御史骢。
鹊鹊复鹊鹊,春明飞向深树落。
树边人家怀抱恶,去年征夫从卫霍。
边头烽火接回中,羽书昼警清夜同。
一自将军度河曲,天山万里风云空。
边头战血赤河水,战士磨刀寒落指。
天子深坐甘泉宫,回头北顾常拊髀。
树头鹊噪如有知,朝来蟢子檐前垂。
夫君封侯应有期,凤奁鸾镜当窗移。
玉色高人之洁,虬髭烈士之刚。
可与此群鼎立,偃然傲睨冰霜。

伊昔谢衔归,志颇谐纶钓。甘追河上迹,切慕蓬池啸。

孰知紫芝虑,竟荷青云耀。值秋历江郡,弭节登庐峤。

沉深九叠秀,峻极千峰峭。锦绣乱岑㟧,晨夕改观眺。

晶晶游气敛,皓皓寒日曜。飞瀑信雷迈,奔峡还龙跳。

耽游遽忘归,久住轻时诮。天池绝亦扪,石镜扳可照。

矧兹二三子,芬馥含清妙。霜岚澄西夕,从歌效希调。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渐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裀.

长安回首战尘中,罗绮繁华一夕空。惟有温泉旧时月,远随车驾到扶风。

青铜古鸾镜,翡翠光团团。误落贫女家,苦为尘所漫。

良冶出新制,明月双螭蟠。方诸失精尘,娇娥媚膏兰。

郎君重颜色,开奁时一看。古镜坐弃掷,掩辉独长叹。

岂无磨淬工,不受贫女干。含情照秋水,憔悴生波澜。

吴门往日听谈玄,塞雁江鱼动隔年。闻尔独居水西寺,与谁同泛六桥船。

鱼翻荇带锦不乱,鸟下蘼芜青可怜。拟把郫筒共梅蕊,兼程定得小春天。

村黑畏冲虎,且复归柴门。风林月未出,宿鸟争且喧。

浮云忽断续,万丈飞金盆。湛湛天宇高,光气相吐吞。

我行月还逐,是身亦无根。试求不死药,飞腾同久存。

老妻有斗酒,洗盏当前轩。酌酒消我忧,万事俱忘言。

踏马归来过早春,空阶已见草如茵。东风吹绿青溪柳,马上轻寒不著人。

相传牛女起何时,无柰人间事转痴。青鸟蟠桃方士信,金钗钿合逆胡基。

一杯记节图成醉,万感因秋却易悲。遗恨古今流不尽,银潢耿耿接天池。

行亏何必富,节在不妨贫。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
松篁贞管鲍,桃李艳张陈。少见岁寒后,免为霜雪尘。

广文官舍剧清寥,投绂归来为养高。杨尹去如疏傅勇,柳侯清敌退之豪。

不求膴仕添蛇足,祇以新诗换蟹螯。万卷著书多益善,丹铅岁月寸心劳。

海山荡佳气,千载传古居。平生读书地,竹柏静以疏。

忠义贯白日,名不埋幽墟。苗裔今几何,谁能补其馀。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者,岂好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减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衂,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免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