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云溪别棹送宪从事赴京师

手折台上柏,送君天外心。云飞隔溪水,望望隔层阴。

仙棹去俄顷,沧波杳难寻。行将拂霄汉,发轫当在今。

我有千古怀,寄情江海深。别离贵有赆,愧无双南金。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此岁长安逢至日,
下阶遥想雪霜寒。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欲别东风剩黯然,亦知春去有明年。
世间争那人先老,更对残花一醉眠。
病起见庭柏,青青我不任。力扶干瘦骨,勉对岁寒心。
韵谢疏篁合,根容片石侵。衰残想长寿,时倚就闲吟。

昔年曾遇九江秋,引睇庐山不及游。行役今朝垂欲到,无端牵制又回辀。

尚食频供素膳回,金壶仙酝不曾开。君王嗜道浑忘味,佳果何劳远贡来。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采采篱内花,少间复耻独。采之欲何为,幽香难入俗。

吾衰虑芳歇,岁晏日不足。薄言采群芳,天地归一掬。

霜高草木黄,孤秀媚空谷。自非金刚姿,孰致后凋曲。

圣人贵松柏,卫风咏菉竹。爱此柴桑操,纳尔于大麓。

登高发雅颂,被之三尺木。手弄无弦君,眦决飞鸿目。

谁能继此曲,此曲情何极。顾谓二三子,菁莪歌乐育。

一育草木蕃,永言自求福。我福在百顺,神不疾而速。

四时自运行,天道尚往复。怀人倘不遐,吾以献芹曝。

归来偶作看山人,恍惚桃源路未真。松榻夜寒云透枕,桂丛光满月为邻。

笛声谁弄沧洲夕,泉味犹甘窦乳春。已办笔床茶灶在,扁舟莫厌日相亲。

宿云散曾阴,秀色还叠障。如将螺子绿,画作长蛾样。

光浮竹木杪,影落檐楹上。何人妙盘礴,淡墨写屏嶂。

五弦岂须抚,众响亦清亮。我病不出游,素壁倚藤杖。

举觞酹郡峰,岁晚一相访。

美人在空谷,娟娟抱幽芳。长林自荆棘,安能敝馨芗。

借君水苍玉,与我纫佩纕。愿结善人交,岁晚无相忘。

曲渚飏轻舟,前溪钓晚流。雁翻蒲叶起,鱼拨荇花游。
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幽寻惜未已,清月半西楼。

谁卜幽居水竹间,衡门无事昼常关。寻芳不逐春风舞,采药长随夜月还。

精舍阴阴修竹里,佳城郁郁小溪湾。多君领得林泉趣,名利无心梦亦閒。

君为河边草,逢春心剩生。妾如台上镜,得照始分明。

泉与曹溪一样深,纡回一线出幽林。世人不解清清意,抛却源头向外寻。

滔滔无问说,只为太亲切。有谁曾共闻,山河齐漏泄。

忽报飞章出上都,遥闻涕泪满衣裾。翩翩凤辖涕罗网,渺渺鱼缄隔岁除。

握里总收和氏璧,箧中休辩乐羊书。幽怀吾欲从天问,何得凌风入帝居。

莫近丘坟秽污田,亦嫌战地产人眠。坤来灵气形为福,便是求仙小洞天。

望断青山夕照残,飘然一叶度更阑。波浮皓月涛声细,帘入清风露气寒。

明灭渔灯依极浦,参差雁影落前滩。升平不用刘琨舞,行路空嗟世上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