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廖监正山水

溪上好山青万仞,傍山临水结茅堂。扁舟载得纶竿过,不是吴乡定越乡。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寂寞吾庐贫,同来二阁人。所论唯野事,招作住云邻。
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许岂尧臣。
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孤帆落日明,青山相映带。遥遥万里情,更落青山外。

高眼先生本姓陈,阅人多矣妙通神。
地炉传得麻衣法,恐是希夷身后身。

绮阁添香第一班,病来乞得半春闲。欲教宋玉闻消息,先倩云翘觅往还。

画扇故遮欢后眼,红梳元插旧时鬟。前堂几日传呼唤,为看愁蛾莫待删。

呜呼俗态,行乐恣胸襟。盖论人情,华世度光阴。阴阳反覆,天地有浮沉。福谢殃来,悲痛怎生禁。统年才过,肠胃饱初侵。洗面淘筋,还是竞贪淫。人无远虑,必有祸胎深。祸未萌时,谁解预防心。

横路枯松挂古藤,几年踏雪到来曾。偶看虎迹间人迹,知是长眉赤脚僧。

列郡征才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开藩上相颁龙节,
破虏将军展豹韬。地入黄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
迎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
龙虎山河御气通,遥瞻帝阙五云红。英雄尽入江东籍,
将相多收蓟北功。礼乐日稽三代盛,梯航岁贡万方同。
都将俭德熙文治,淳俗应还太古风。

烟霞之虚兮,与子广居兮。烟霞之极兮,与子安宅兮。

归来归来兮,乐以栖迟。樵之云兮,可以兴雨。优哉游哉,乐与子处。

玉盆满注苍龙吐,寒光直射清虚府。水月相逢不可分,山河倒影真堪数。

一泓清彻浸春葱,擎得嫦娥在掌中。疑是瑶池仙子伴,故将金镜照天宫。

乃祖曾为文送穷,儿孙气味略相同。
立朝有疏慕汲直,去国无书干子公。
竹椅蒲团深著意,雪窗萤案坐收功。
自怜无补朝廷事,又向蛮烟瘴雨中。

陆居无屋舟无水,得似先生屋作舟。人海茫茫我何有,且教满载一天秋。

沈沈烟色暮,眺望此何时。万壑翻红树,丛篁映碧池。

路高寒吹急,野旷夕阳迟。不作陶翁醉,能无宋玉悲。

铁瓮秋风尚忆吴,古来项口势雄孤。枫林色好迷烟雾,雁阵声寒乱舳舻。

离立髻鬟堪北顾,横陈衣带只东趋。夜镫如昼凭阑乍,城郭扬州得见无。

昔有一束书,无多手泽在。雒诵功易殚,文章溯流派。

一瓻偶借人,何处得津逮。勤勤克期钞,腕脱敢云惫。

一隅以三反,周行问向背。摧摩颛且精,幸邀葑菲采。

即今万牙签,经史颇萃荟。余力罗百家,编辑及细碎。

爱博情转疏,读多不求解。譬如宝山回,空手徒自慨。

古贤惜分阴,青春可能再。

水色连天色,风声益浪声。旅人归思苦,渔叟梦魂惊。
举棹云先到,移舟月逐行。旋吟诗句罢,犹见远山横。

玉儿本来洁,新妆不爱浓。秋风罗袖薄,飘飘若为容。

只言弱水蓬莱远,无奈仙风道骨山。
赤身挨白刃,死中还得活。
一箭自迷踪,万车皆丧辙。
芳草霏霏遍地齐,桃花脉脉自成溪。
也知百舌多言语,任向春风尽意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