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诗为李伯葵赋

夙志在间适,结宇城东隅。脩竹何漪漪,丛生罗庭除。

虽无灌木荫,清云郁纷敷。四时自苍翠,寒暑常不渝。

天风起旦夕,绕屋含笙竽。何必来羊求,静阅古人书。

至理会有得,陶然倾一壶。油油天壤内,安知忧与虞。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风月似孤山。千树斜横水一环。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冰雪中间屋数间。
庭户隔尘寰。自有云封底用关。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引得渔翁见不难。
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
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
人贫鹅雁聒邻墙,公贫琢诗声绕梁。
坐客有毡吾不爱,暑榻无扇公自凉。
党锢诸生尊孺子,建安七人先伟长。
遣奴送箑非为好,恐有佳客或升堂。

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纮中。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

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钤山冈上势如焚,独剖丹心报大君。汉殿已无辛庆忌,阿谁流血救朱云。

皎皎水上仙,风吹入我怀。我梦逢姹女,洛波堕弓鞋。

人归石城边,鸟没白沙尾。秋风凉萧萧,波静月如洗。

水凫栖不定,半夜犹飞起。

野寺鸣钟晚,斜晖敛翠微。牛羊下曲径,吾自澹忘归。

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愿君借我一勺水,
与君昼夜歌德声。

向宿丹阳旧草堂,映人嘉树忆相将。阶前蕙叶几多碧,江上柳条无数长。

不儗得书成卧病,遥知裹药自闻香。来时许我青松障,莫遣云山堕渺茫。

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
但见四面风,辐凑朝宗之。
深藏固甚智,自牧甘处卑。
一谦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夜寒晴早人起。见柳知新翠。撼树试花意。两蜂狂救堕蕊。见著羞懒避。春都在,时节到愁地。
屏间字。香痕半掏,误期一一曾记。朱弦谩锁,不会近番慵脆。强踏秋千似醉里。扶下,眼花踮踮飞坠。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野殿深沉生夏凉,博山一炷水沉香。素琴弹彻梅花引,山自苍苍水自长。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斗大江城内,何年凿洞天。湖心横小艓,山胁出飞泉。

树作罗纹细,花争玉导妍。风流佳刺史,应是十洲仙。

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一句全提,头正尾正。
塞却耳根,谛听谛听。

当年叔子爱兹山,陵谷回头几变迁。纵使丰碑今尚在,游人谁复一潸然。

凤曲登歌调令序,龙雩集舞泛祥风。
彩旞云回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