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调时彦

久坐倦烦燠,澄景回素商。青冥下湛露,丹桂扬天香。

济济金闺彦,高会白玉堂。和洽谐琴瑟,况复惜时光。

西斋有旨酒,何由共华觞。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豺虎犯天纲,升平无内备。长驱阴山卒,略践三河地。
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
穷年方绝输,邻援皆携贰。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
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饥喉待危巢,悬命中路坠。
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
空城唯白骨,同往无贱贵。哀哉岂独今,千载当歔欷。
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垒巢泥湿时时坠,涴人衣¤
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月照纱窗,
恨依依。
双双蝶翅涂铅粉,咂花心。绮窗绣户飞来稳,画堂阴¤
二三月、爱随风絮,伴落花、来拂衣襟。更剪轻罗片,
傅黄金。
闲读古人诗,因看古人意。
古今时虽殊,其意固无异。
喜怒与哀乐,贫贱与富贵。
惜哉情何物,使人能如是。
土润伏新金,阳歊困亭午。
曦御驻片骖,朱光彻厚土。
鸟雀噪阶除,蛙蚓鸣草莽。
簿领抗尘容,茅檐庇环堵。
蜂虿乱绳床,蚊虻隐雷鼓。
棕拂徒尔为,青蝇敢予侮。
避喧空百虑,对食但三吐。
举箑未摇风,挥汗已成雨。
那能速冠巾,谁复对宾主。
岂唯眩生花,坐觉气如缕。
南方有高楼,兀然蔽华宇。
抠衣倦跻攀。策杖愁伛偻。
俄顷叩云端,飘萧开洞府。
新凉飒尔来,旧暑脱然愈。
清池涌波澜,疏昨穿牖户。
夜气袭冰霜,月明粲珪珇。
乌鹊倦飞还,游鱼清可数。
珍果走金盘,清谈挥玉尘。
群籁正嚣嚣,幽梦方栩栩。
何当食琼浆,一夕生毛羽。
谿翁居处静,谿鸟入门飞。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万井追寒食,闲扉独不开。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
梦觉怀仙岛,吟行绕砌苔。浮生已悟了,时节任相催。

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

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

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

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

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

狮子吼未歇,蝴蝶霎巳来。众生自矇?,抵死致疑猜。

认贼由他去,谤佛何为哉。

亲舆昔侍角方总,使节今持鬓未苍。
竹马儿童半相识,分明遗爱在甘棠。

二曲人家是后塘,回峦叠嶂互苍茫。小桥南望秦溪路,先到宜君五马坊。

三郎耳谱趁花奴,风调才情信有馀。天宝错来非一拍,霓裳中节亦区区。

九天宫殿郁岧峣,碧瓦参差逼绛霄。
藜藿野心虽万里,不无忠恋向清朝。

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向来所见止此耳,渠亦岂是真知津。

如君眼孔乃许大,万事付之尘甑堕。儿能诗书又肯播,著脚世间看踏破。

青巾玉带桃李花,日斜空望紫云车。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

出自钱塘门,延伫西湖滨。寒冬十一月,松柏凄已陈。

积水何湛湛,楼观列青旻。微阳回景光,俯见白骨新。

白骨一何多,多为游冶人。生存娱斗酒,一往成灰尘。

妻子临堤泣,仓卒恨未申。哭者声自达,歌者声自频。

风尘惯适旅怀宽,去住知君随遇安。临镜读来花共笑,背镫展处月同看。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凑。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一坐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老杜九日诗:“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

水亭珍簟卧琉璃,日暮凉生小雨催。谁刺莲船过前渚,榜歌声落枕边来。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耶?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