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春霁。趁东风早,画舸初试。歌眉镜里仍见,曾携手处,都盈愁思。
梦换繁华旧恨,共明月千里。但暗忆、红萼莺簪,玉篴吹寒夜重起。
娃乡自古销魂地。漫倚阑、一霎成憔悴。年年虎山桥下,花发处、冷香随水。
水纵无情,应带伤春,几点清泪。算只有、吟袖弓腰,解得流连意。
蛾眉班捲戴花回,遥望君王玉色开。画楯诸班谢茶酒,尻高首下一声雷。
我昔与君别,京华三见冬。远游隔江海,离思沈空濛。
相逢问衷曲,欲说已复慵。吾生苦多难,忧患为樊笼。
柔肠结成寸,意气惨不融。哀琴与断瑟,曲罢伤遗悰。
嗟子亦何为,所遭良独同。微霜降平地,响应礼山镛。
一语再三叹,对坐蹙两峰。君为空中鹤,我作墙下蛩。
孤鸣比咽调,各自悲秋风。愁城正突兀,险绝难为攻。
幸当樽俎间,赖此曲蘖功。李侯君乡彦,来自东邻东。
剧饮慕太白,清谈胜王戎。当筵列盛馔,岂论麦与葱。
山殽百种杂,海错千盘重。闭门谢俗客,不遣窥垣墉。
解我腰间鱼,絷我枥上骢。芳词吐珠玉,醉脸开芙蓉。
仰视天宇高,坐觉浮云空。兴狂欲起舞,两袖如旋蓬。
向非地主贤,感激安所蒙。酒酣出诗句,卷帙粲已充。
得非黄山谷,或者苏文忠。初如决洪水,势蹙崇伯凶。
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如登巨鳌背,足蹑三山崇。
珠光照海月,下彻冯夷宫。我乃路傍蒿,不如山上松。
亦不如李桃,馀姿媚儿童。向来忘得失,我已效海翁。
狂言久闭口,一发偶为公。起辞屡被肘,顾我少从容。
自言有枰棋,可以为子供。胜欣败亦喜,有技岂必工。
君看敌国手,峙立如貔熊。谁云一丸泥,可作万雉封。
李侯掀髯笑,谓我此味浓。推手覆君局,馀欢付苍僮。
古来风流事,多出文章宗。如何嵇阮流,弃礼蔑敬恭。
桓桓卞将军,怒颊为之红。至今想风采,齿舌生寒锋。
宁将潋滟杯,涤此磊磈胸。国赋出吴会,王师在崆峒。
频年值水旱,力尽经营中。微官竟何事,簪佩随朝钟。
平生几丁字,愧彼两石弓。笑谈一开口,尘世真难逢。
从兹戒耽乐,乐事慎勿穷。
露毫浓染墨花香,风榭微生白苧凉。狂爱雨吟凭曲相,醉疑秋战试文场。
山前碧柳垂垂细,石上青萝宛宛长。颇怪王孙太多事,镇教园景四时芳。
念昔延英对,皇心眷琐材。翻身辞璧水,举武上蓬莱。
日毂扶今圣,槐庭上亚台。大恩无路报,泪血溅馀哀。
朝发芳林岭,夜依馆头泊。厌兹跋涉劳,怀哉田园乐。
生理苦艰难,归耕叹悠邈。贫窭何足忧,甘旨焉所托。
栖栖道路中,素心负丘壑。行年三十馀,齿牙半摇落。
良由筋骨疲,岂但质衰弱。忧思耿不寐,起观众星白。
群鸡鸣江皋,已复戒行客。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