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半晴半雨,酿成梅溽。无位真人,口生白醭。玄谈发渊默之雷,妙应答传声之谷。
花簇簇,锦簇簇,听不足,玩不足。哑,六六依前三十六。
门前三径长蒿莱,愧予慇勤千里来。校罢遗书却归去,此心元自不曾灰。
鸦啼古城上,月落古城闉。城外车马道,清风飘素尘。
古言行路难,非独在险阻。兹焉婺源道,登岭足劳苦。
所谓路之难,其他未足数。跻攀上崎岖,仅与猿狖伍。
下临万丈崖,险黑不可睹。马蹄长及腹,仆颔几著土。
俯盼飞鸟背,仰蹑游云缕。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
终日践羊肠,天寒汗如雨。凝结本无心,开凿知强取。
君不见世情崄恶未易论,此岭虽高前孰禦。
归去来兮,昨非今是,惆怅独悲奚语。迷途未远,晨景熹微,乃命导夫先路。
风扬舟轻,候门童稚,此日载瞻衡宇。酒盈尊、三径虽荒,松菊宛然如故。
聊寄傲、与世相违,旧交俱息,更复驾言焉取。琴书情话,寻壑经丘,倦鸟岫云容与。
农人告我,有事西畴,孤风情棹赋诗春雨。但乐夫、天命何疑,乘化任渠留去。
依依欲待人帘栊。怕回风。怨回风。一霎惊飞、吹过小桥东。
梅信未来枫叶尽,谁款款,与从容。
前溪流水忒匆匆。拚孤踪。碧波溶。冷淡魂消、旧恨有无中。
不似柳绵归计晚,人只解,惜残红。
夷夏同声咏息肩,车书万里旧山川。承明台阁诸贤在,甘分林丘养暮年。
看山早已隘方州,放眼关河屐齿收。万灶貔貅前出塞,一篇鹦鹉独登楼。
笑搀吴语供宾戏,浇醒秦灰饷鬼愁。莫更辽阳春色误,乱红高柳拍天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