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一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竹雨侵人气自凉,南窗睡起望潇湘。
茅簷滴沥无休歇,却忆当初宿夜航。
北固城头夜雨,西津渡口烟波。
白发人人自老,青山处处还多。

蕴雪含冰泌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浮瓜待作南皮会,去赴新亭看月光。

千里重闱罢倚门,此生宁复侍晨昏。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

萱吐北堂空被雪,婺沈东海忽无垠。数回欲办屠苏酒,谁向泉台致一尊。

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
何为别眉字,於今十四春。
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
归来解组绂,宴处頤精神。
架书括遗逸,甕酎涵清醇。
东阡与北陌,候问通殷勤。
或言疾良瘉,呼卢气益振。
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
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
宁当决引去,道固有屈伸。
嗟予仰尺禄,封仇中祕文。
天子误采拔,指名填诤臣。
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
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
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
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
水石齧晚沙,霜风变朝皴。
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
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群。
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
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
作此欲招隐,翻愧林泉人。

下马乔树阴,雪霜寒未晞。重门开相当,广殿晴日晖。

问僧亦何事,荷锄殊未归。劳生每多役,向此情依依。

看雪望春何处好,城腰山腹暂来登。人知容足无馀愿,便是章华与九层。

明月但照雪,不照世人心。雪深惟一色,人心种种深。

钟山横翠楚江空,寒气随君马首东。吴越英华诗有料,吏民情伪事无穷。

雍容措置摅长策,慷慨施为合至公。三道伫看豺虎静,早回台阁复生风。

叹息复叹息,志士恒苦辛。少日不得意,暮年愧其身。

前有尊酒清且旨,酌酒奉君君莫止。人生最乐在相知,莫徇虚名轻跅弛。

市中屠贩还封侯,扬雄草玄空白头。浮云不尽万里意,白日长悬千古愁。

南山之阴多洞府,十年不归叹修阻。绿萝芳草淡风烟,君独胡为在尘土。

五云馆前花满津,紫骝蹀?骄青春。春时禽鸟各自适,燕子低徊还附人。

江风萧萧吹水急,江寺钟残野鸟集。口中吟咏眼看山,细雨苍茫愁独立。

邓溪漉漉秋水泥,见尔令我欢相携。酒酣燕坐石盘岭,明月正在松林西。

近闻烟尘起闽广,官军驱驰日南上。郡邑无人豺虎行,道路萧条竟安往。

我思旧游湖水东,昔者登临今不同。常年九月章浦净,吴霜夜落青芙蓉。

芙蓉花开日欲暮,美人娟娟隔烟雾。一段愁心化綵云,至今飞绕河桥树。

今夕果何夕,别君还忆君。古来贤达常坎坷,慎尔出处超其群。

今古常情,多强侮弱。蛮触是非成恶。上天垂孔监,定富贵理无适莫。决烈英贤,总不如访道德,至虚清乐。旋调燮、木液金晶,九重玉阙,炼玄霜药。光灼。满室辉华,显阳体飞行,变通难约。放怀明月下,恣酩酊、玉童斟酌。万籁声清鸣管龠。傲物外、澄澄寥廓。放祖意独晕,禅天透彻,占得最长生着。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

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辽朗中大盼,回豁遐瞻慊。

乘此摅莹心,可以忘遗玷。旷风被幽宅,妖涂故死灭。

春心已应豫,归路复当欢。如何此日风,霾曀骇波澜。

倏见摇心惨,俄瞻乡路难。赖有同舟客,移宴息层峦。

华茵藉初卉,芳樽散绪寒。谑浪虽云善,江流苦未安。

何由入故园,讵即纫新兰。寄谢浮丘子,暂欲暇飞鸾。

山石太嶕峣,孤行疑鲍焦。乱云钟外阁,细草涧边桥。

立马欲相问,前人去已遥。麇麚飙忽影,碧落夜闻箫。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
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
不如归去。

勘破谁知老赵州,玉鞭鞭起卧金牛。台山今古行人口,笑饮清风味转幽。

伟哉吴人周伯弜,国风雅颂今再昌。钧天洞庭不敢张,楚芈暗泣嗟穷湘。

庆祚三百多祯祥,呜呼四十乐府章。春宵剪烛飞兰香,浩歌激烈声洋洋。

贞魂义血流精光,奸鬼妒魄诛幽荒。土木闪怪踏雪僵,茫茫万窍塞鼓簧。

再洗律吕调宫商,金玉振耀齐铿锵。一清一浊均阴阳,风霆变化始有常。

咏歌唐虞及商汤,矇瞽献纳皆赞襄。煌煌天子朝明堂,永被金石无哀伤。

古观多松桧,幽期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间见断云愁。
野思同花鸟,乡情隔岛洲。
轻寒披鹤氅,隐几自搔头。

羁足石屋山,日午云未开。披云出嵯峨,一啸畅孤怀。

酣卧松根石,非云与时垂。褰裳涉楚津,谅敢为栖栖。

湘江泽久枯,赤子困途泥。雨旸不时若,徵非阴阳谐。

正道义已沦,异说况复迷。凭谁扬真风,时此一挽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