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三

白云湖上华阳山,那得相看不醉还。明日蓬蒿三径没,谁怜长史在人间。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映月西湖漾鸭头,堕红飘碧正飞浮。逢师来自日边路,如我遂归江上州。

嵩岭异花开未遍,洛川新燕语方柔。经行须作半年计,归去当知难再求。

行逢葛溪水,不见葛仙人。空抛青竹杖,咒作葛陂神。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彩胜宜春字,流霞曼寿觞。
涂歌并里咏,地久对天长。

青青潇湘竹,猗猗被寒水。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登高左右望,但见黄尘起。凤凰翔不下,梧桐化为枳。

伤怀不可道,忧念何时巳。

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此乡之人气量窄,我独觉子神充实。十日不一见颜色,时复看云泪沾臆。

感时抚事不惋伤,人生会合不可常。草閤柴扉星散居,不道故人无素书。

素书一月凡一束,纸长要自三过读。故人相见未从容,令我心中苦不足。

寒雨飒飒枯树湿,欲往城南忘南北。感君意气无所惜,昔者相过今不得。

此心烱烱君应识。

乡村疫疠肆流行,死者如麻实可惊。天独憖遗应有意,要令操笔写民情。

相从四十年,于今成二老。
向来苦宦游,颇恨归不早。
我家枕湖山,仿佛如蓬岛。
今始得归来,方喜开怀抱。
复值君诞辰,满目春光好。
幸有酒千钟,足可共倾倒。
要须且沈酣,莫被闲愁恼。
我方务清虚,志不在金宝。
亦复戒浮华,意岂在花草。
但愿享遐龄,白首长相保。
微凉天气似秋期,风触疏帘影自移。
远梦有时寻水寺,孤吟终日对莎池。
笋梢成翠堆轻箨,梅实翻黄压嫩枝。
兀兀腾腾聊自遣,此怀深谢野僧知。

路入斜塘日已昏,田家犬吠出篱根。老翁开户惊相问,何处船来夜识村。

绿树春江雨乍收,彩虹闪闪卧寒流。长途车马多於水,不解人间九折愁。

可叹世人太执迷,随声逐色转倾危。若能返理穷诸己,性定身安神自怡。

江陵一柱观。
浔阳千里潮。
风烟望似接。
川路恨成遥。
落花轻未下。
飞丝断易飘。
藤长还依格。
荷生不避桥。
阳台可忆处。
唯有暮将朝。

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稻粱俱可恋,飞去复飞还。

圣人夜宴蓬莱殿,星汉沉沉玉漏迟。楼角轻云捧新月,宫人笑指似蛾眉。

绿橘阴虽改,青山色自新。偷闲时挟册,来访读书人。

沿堤路白映明沙,拂面风轻碾犊车。秋树夕阳鸦作叶,白墙寒雨土成花。

非关北郭长耽隐,却为南村又徙家。忽忆故人鸡黍地,不禁凉思满蒹葭。

拄藜扶我过桥东,便觉晴岚翠扫空。紫府百年藏玉简,丹崖千丈挹仙风。

释签书到新罗国,卧佛岩连旧梵宫。稽首导师悲愿在,我宁辛苦守诗穷。

紫禁丛林合,黄鹂深处鸣。绵蛮随丽景,睍睆媚新睛。

恰恰迁乔意,关关求友情。轻音留秘院,高韵度层城。

乍弄羌儿笛,初调秦女筝。往来难辨处,断续若频惊。

语逐薰风转,歌宜夏木清。吾皇奏韶乐,好入杂箫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