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高城苦多阴,秋日殊复悲。边声薄暮起,但见浮云飞。

霜气劲且繁,河汉寒无晖。三星见踯躅,皎月正徘徊。

流飙西北至,征马鸣相依。自知从君乐,谁能常不归。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
扶画鷁,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枥下林边寄病身,渥洼龙性本难驯。休嫌奔走空皮骨,世上谁为买骏人。

朝隐真风暮隐霞,鸾麟接步虎摩牙。岩藏午日冬无雪,池碍南箕荷有花。

子欲高眠浮世外,我思长啸白云赊。撄宁未必非仙骨,况有峰头玉女家。

情痴自信定非痴,思重真拚命一丝。想煞昨宵灯暗后,满身香雾近人时。

水色兼山影,漂摇小阁西。
风来幽啭活,雨过万红低。
炯炯杯中趣,喧喧枕裹学。
新年一声笑,四友在潭溪。

樛枝偃盖蔚相扶,绝胜分封五大夫。天遣岁寒双干合,人言江左百城无。

闻孙为表祠丛胜,好事争传宰树图。肯学并柯桃与李,四时佳色照黄垆。

椒涂日暖燕差池,又见瑶箱受福时。
欲使后宫歌德化,试将彤管作春词。

华馆春风昔往来,翻成车鞅逐尘埃。狂游自讶飞龙剑,落魄浑忘花鸽杯。

天地一沤身未老,关河万里路还开。欲将短笛吹佳调,又惜江城玉树梅。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破崖求圭角,务出己新奇。
恻恻去圣远,六经秦火隳。
不有传授学,涉猎安所为。
汉儒守一经,学者如云随。
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
荐绅立朝廷,开口应万机。
附对皆据经,金石确不移。
熟烂见本末,较然非可欺。
吾愿下学官,各立一经师。
务尽道德业,不取章句辞。
庶几昔人风,炳然复在兹。

灵境中天秀,雄名古到今。位尊朝列岳,势重压千岑。

静锁神仙宅,高盘宇宙心。孤棱标日月,绝仞倚戈坛。

彩楝灵柯邃,层坛净刹深。民祈传觋语,国祀致君忱。

碑古宇生字,堂虚画蠹金。山呼曾荐寿,神降即为霖。

事怪涂山石,形端玉女砧。

峰峦排翠玉,滩濑漱呜琴。蕙帐人谁继,金泥迹可寻。

唐经藏宝妙,魏殿想銮音。

云作他方雨,松连别院阴。谷泉长浸斗,顶路欲扪参。

探穴魂潜动,扪萝力不禁。箕熊分蚁垤,伊洛认蹄涔。

鸟道樵夫去,龙潭驿使临。众仙停羽驾,昔帝俨宸襟。

选胜先看记,乘危可作箴。天门开四极,树品冠双林。

灵药看苗斸,香醪挈榼斟。道宫庭不扫,学馆突无黔。

垄麦风摇浪,溪淙石耸簪。杂花春烂漫,老木夜萧森。

夕照河光接,晴岚塔影侵。深崖藏积雪,虚壑响幽禽。

溪月寒澄霁,岩烟暮杳沈。寺桥横螮蝀,禅磬击谬琳。

拂壁题新字,逢僧举旧吟。疲骖何处解,高阁在崎嵚。

半生空落魄,千里几迍邅。有梦庄周蝶,无缘老子仙。

草花开霁雪,野树郁晴烟。风景乡关近,毋劳听杜鹃。

二月东风翻作冻,两年春意腊前归。越中儿女燕中长,不识今朝是雪飞。

巴湘二界缺关防,不是隅官不说详。费得琴堂数杯酒,南阳一度胜金汤。

奇峰列嶂渡江来,曲涧流花古未开。才听松声连梵呗,忽看云气隐楼台。

三关直上双行壁,四水初逢一渡杯。过得石梁怀抱尽,此身真不到尘埃。

衰影经秋侧。看露华如澡,菊寒无色。笳散幕乌,灯催边马,尘合天窄。

听长乐钟声,送人幽梦共叹抑。黯去魂、冤化碧。料故国三千,玉颜清泪,共指夕阳深处,数番追忆。

今夕。青灯白滴。对艳词、彩笔重饰。旧时猿鹤,分明犹在,定谁发白。

叹一缚轻绦,培风无计摧劲翼。问过客。应不识。但夜雪江南,梅边吹怨,寄得。

望隔。吟笺砚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