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 其一

逍遥东武亭,下有独桑路。欢但宿侬家,前溪不可度。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心在潇湘归未期,卷中多是得名诗。高台聊望清秋色,
片水堪留白鹭鸶。省宿有时闻急雨,朝回尽日伴禅师。
旧文去岁曾将献,蒙与人来说始知。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剑锋销尽马啼穿,夷虏凭陵尚寇边。谁念将军能死国,远持兵印独归泉。

荒城听雨伤秋早,沧海招魂怆暮烟。忠愤向来同感激,温陵南望泪潸然。

太湖高处望夫椒,佳节登临不惮遥。折简故人先有约,定知风雨不崇朝。

斥姬援祖沃君心,贞观箴规器独深。私庙因循遭纠刻,可嗟疵玷在球琳。

山城鸟鹊喜,佳句来春风。
浣手三过读,散我磈磊胸。
当年过秦论,千载犹为雄。
今观妙好辞,蹀躞追前踪。
文章信有种,字字含徽宫。
少城初识面,软语开冲融。
秋月耿高怀,春水莹清衷。
俱堕人事海,烦促难舂容。
况乃燕雀卑,未易参鸾鸿。
别来邛筰外,一笑谁与同。
羡君对贤牧,快饮如渴虹。
何当款斋阁,余沥借衰红。
所幸九河润,密通千乘封。
臭味譬草木,我辈情所锺。
梦随沫若水,下与九顶通。
更愿洗老眼,见君攀翔龙。

辙底波臣渴欲死,政烦斗酒亟呼周。锦囊诗草勿浪出,嫌怕声名动九州。

南朝词臣北朝客,栖迟零落无颜色。阳平城边握君手,不似铜驼洛阳陌。

去年春风吹雁回,今年雁逐秋风来。春风秋风雁声里,行人日暮心悠哉。

长江大浪金山下,吴儿舟船疾于马。西湖十月赏风烟,想得新诗更潇洒。

仙人白石子,服食受奇方。王烈犹餐髓,初平枉叱羊。

砂床收箭镞,玉屑备糇粮。借尔弥明鼎,行窝到处将。

仆本报恩人,走马救东秦。黄龙暗迢递,青泥寒苦辛。

野战剑锋尽,攻城才智贫。唯馀一死在,留持赠主人。

筑圜却欲留方士,一室圜中度岁年。有客持云坐盘石,无人伴月出萝烟。

晴晞白发三千丈,寒折朱丝五十弦。玄圃方壶君莫问,人间回首即神仙。

群花烂熳,春色浓如酒。芳草绿铺茵,正荼コ、牡丹时候。佳辰协瑞,来降蕊宫仙,珠帘卷,画堂深,香雾腾金兽。
朱颜绿鬓,不改长安旧。金盏莫辞深,拚通宵、尽从银漏。笙歌丛里,欢笑度年华。看荣贵,有儿孙,永祝松椿寿。

飞霞高阁俯双松,绿水寒塘翠欲重。风送涛声喧鸟雀,日衔波影散虬龙。

曾供陶令三秋兴,不数秦皇尺命封。岁晚不渝冰雪操,采芳何处问芙蓉。

草阁冬深拥竹垆,雪边犹忆隐菰芦。行攀玉树寻寒谷,撚断冰须寄病夫。

静对纸屏愁影远,閒凭木榻笑禅枯。长吟丽句松风下,猿鹤消声海月孤。

片石崎嵚斜插涧,横枝愁绝净无尘。
从谁石上栽冰玉,寒谷年年递早春。

五岭来千山,一山锁其烟。松枝扫碧落,贞石贯重泉。

迥天一境界,禅衣此盘旋。不挠松之劲,不磷石之坚。

坚劲入变通,令德崇斯全。

昔我经龙门,晨发桑乾岭。回盘郁青冥,驱车尽绝顶。

驿骑倦行役,苦觉道路永。引领望吴楚,日入众山暝。

归来惬栖迟,山水融心境。寸毫写万里,历历事可省。

理也存自然,畴能搜溟涬。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