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1139—1182),南宋名臣、文学家。字大雅,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崔敦礼弟。南渡后居溧阳。少有文名。绍兴年间进士。孝宗朝历任翰林权直、崇政殿说书、中书舍人等。博览群书,文词敏赡,曾受命更定吕祖谦《文鉴》所选奏议。著有《玉堂类稿》、《西垣类稿》等。
连璧兼金尽出伦,雪髯霜鬓信陈人。能忘枘凿方圆异,许接风云变化新。
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何当一笑披环堵,赖月吟哦未厌贫。
行尽海北天,笑指湘南路。使君载酒醪,拥节东城驻。
前驱千纛直,纵猎万人呼。尘流翳白日,十里映黄雾。
何人揖迎我,一苇横江渡。渺渺倦鸦翻,相随归薄暮。
铁木真起干难源,赤乌阳汗无留幡。四十名封偕夏灭,百年逋寇始南奔。
尽取燕云狐兔穴,□□□□帝中原。卜征几向羊脾骨,雄心暂止角端言。
阔台嗣统遵前命,约宋夷金继北辕。贵繇失御丛污垢,帘帷相继耻乾坤。
补坏枝邪需哲主,蒙哥太弟洗凶屯。红羊白马方移纪,蒙古开今遂作元。
稽首迎降州二百,浙潮不至广洋浑。太平天子如斯物,□□□□那可论。
黩武穷兵惟一杀,卑儒贬圣自重昏。皇孙膺箓初崇孔,海山储弟果难昆。
君似爱黎真仁者,子如硕德非少恩。可怜泰定空孜矻,美誉犹存号不存。
□运欲终根自拨,四载三君席未温。何人尚侈天魔乐,去国徒伤匹马魂。
南来草色迷征眼,北去尘襟满泪痕。太阳已旦群阴伏,日月中天万古尊。
无字之碑谁帝虎,无弦之琴谁宫羽。角尖不挂羚羊痕,随意天花散春雨。
我公昔浮不沙湖,湖上突出孤山孤。补山未了公南返,螺髻修眉半有无。
下士之见不越咫,谓公勤勤补山耳。支祈平吞江南之云江北梦,息壤欲堙何处起。
公笑捲山山为藏,青苍缩入柳杯里。折脚铛中冰不腐,煮烂须弥将芥补。
湖南空有青莲七十二万茎,总不入公补处数。无土不现补山堂,峥嵘日月开幽荒。
飞来之峰弹指已过洞庭水,北山愚公嗟徬徨。
青城黄仙师,四海遍行脚。东观沧溟万里馀,到时两鬓秋萧索。
手中常持一鹤瓢,言是太古开花萼。偃蹇浑无斧凿痕,分明洞有烟霞烁。
青田一种至今无,溟渤昆崙任抄掠。一从箕泉遭弃置,便向华表为栖托。
自入行囊不计春,长悬日月同飘泊。弹丝或奏太古调,只与此瓢相对酌。
醉将北斗挽天潢,肯把此瓢分两勺。君不见伯牙绝弦无知音,卞和献璞遭残虐。
世间俗子眼眵瞎,有耳徒能听管籥。安知老大葫芦生,小摘乾坤自成噱。
林屋洞口种橘李,山人平生读书得真乐。自是西周老聃姓,抱一冲虚岂彫琢。
仙翁亦是无怀民,大道迥出羲皇若。禹穴南来一邂逅,握手谈笑如识昨。
许以此瓢今可遗,临别要即重然诺。谢之拂袖去,意若全落魄。
山人得之不敢却,左悬右佩贮灵药。有时挂向青崖间,脱屣扪萝坐盘礴。
月明辽海夜生寒,梦绕秋空双足躩。迩来作者歌鹤瓢,竞说山人瓢不恶。
长歌短句我亦有,雨露云烟讵穿凿。我歌不凿瓢愈奇,山人之名愈充扩。
李山人莫惊愕,我亦青城丈人客。昔年西来觉丘壑,几回晞发太华颠,至今尚负山中约。
瓢乎瓢乎尔知否,一夕风高起朔漠,潇湘洞庭木叶落。
尔今不蔓纵为瓢,徒向人间受缠缗,何当从今只化鹤。
何当从今只化鹤,为我戛然飞鸣一万里,长风浩浩翔寥廓。
臈月二日冻雨晴,百舌飞来庭树鸣。鸣声不已自唱和,一出飞时人尽惊。
我怜此鸟在林谷,羽族之中能晦明。常年畏寒音语滞,思之不见疑化生。
青门云屯春正远,何得先至江南城。由来气类兆微物,无乃阳动潜满盈。
南园桃李花乱发,北岸垂杨青载萌。苦无坚冰与积雪,厉气方此疵穷氓。
书生怪此坐叹息,安得挟弹驱不平。圣王在上律吕协,燮理况有皋夔英。
凤凰千仞览德下,雍喈或继箫韶声,肯使凡鸟漫纵横。
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
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洞晓弦望机,仙丹兹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