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戒篇 其四

我家乌山下,尚有屋数间。此邦既喧鬨,不如归故山。

舣舟柴门外,迎者双白鹇。室中旧木榻,门上新铜锾。

奴樵山之麓,婢钓溪之湾。东家刈稻去,西家采菱还。

是时新谷入,农务方就闲。家家招食新,村酒盛花蛮。

颇怪避地客,日日来叩关。已闻命召虎,未见朝侯狦。

太息勿复道,吾其田间跧。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说着便知姓名,见者谁不欢喜。虽如自起自倒,要乃无此无彼。

冥冥三板缘中,随处逢场作戏。欲问涅槃一路,头头只在这里。

客来初夜里,药酒自开封。老渐多归思,贫惟长病容。
苦寒灯焰细,近晓鼓声重。僧可还相舍,深居闭古松。
内殿臣相命,开樽话旧时。夜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
林静寒声远,天阴曙色迟。今宵复何夕,鸣珮坐相随。
天马云孙在,终然骨相寄。
泥涂辱虽久,霜雪志难移。
白发无嗟老,青衫莫厌卑。
为山已九仞,高节肯中衰。

老身穷若不须忧,未有毫分慰此州。但得田间无叹息,何须地上见钱流。

红旗绣额上城头,菱叶荷花下小舟。
遵渚夷犹荡佳月,倚天突兀对高秋。
坡公句里东南水,杜老诗中西北楼。
点化山川一刀匕,风流从此说吾州。
椽烛乘珠清漏长。醉痕衫袖湿,有余香。红牙双捧旋排行。将歌处,相向更催妆。
明月牙东墙。海棠花径密,迸流光。迟留春笋缓催汤,兰堂静,人已候虚廊。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佛法来东旦,禅宗肇岭南。一溪香气水,万缕藕丝衫。

结子花开五,先人枣示三。心灯受弘忍,梵派演瞿昙。

山髻青螺耸,波心碧玉涵。众流归大海,孤月印寒潭。

蔼蔼花云煖,瀼瀼法露甘。未回烟水棹,空费葛藤谈。

奏乐皇冈石,读书张相岩。也知祖堂近,无暇一登参。

古今物物疑相似,一体乾坤到几人。笑把天峰秋色看,万红何片不同真。

高才入用合求闻,却向丘园号隐君。
驰骋古人真我事,泥涂轩冕付时人。
黄粱未熟惊尘世,白璧空埋惨暮云。
赖得相门余庆在,诸郎峙玉正诜诜。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
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日重光,天际翔,愿言贞明永瞻望。月重轮,淡溟渊。

愿犹月之恒,协帝仪中天。

处处斜阳木叶飞,秋风偏在路人衣。相逢莫问离家日,燕子初来今又归。

雪绵揉碎密萦连,清卧梅花性更便。茸暖何须蛮客帐,座寒但少广文毡。

窗升红日那知晓,梦压白云疑近天。但恐少陵茅屋漏,雨宵沾破不成眠。

风卷游云,梨云梦冷人何处。一溪烟雨。遮断垂杨路。
恨入琴心,能写当时语。愁无绪。泪痕红蠹。犹带香如故。
浮丘仙袂风中挹,子晋吹笙月下闻。
翠盖霓裳君过我,尻舆神马我从君。
此是词人宅,名因后世传。
驿中存废井,桥下驻归舡。
一梦空尘迹,千年尚福田。
笔灵应剩馥,试为酌清泉。

春雪严凝暖未回,围炉犹拥已燃灰。明朝知是长斋毕,准拟冲泥踏水来。

木有毫端水有源,渐成盘错始潺湲。
右丞画笔多平浅,平浅应知近自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