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天垂列象圣遵模,为问还丹事有无。万斛明珠难换颗,痴人妄想点金须。

宋应星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猜你喜欢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逢嗔。樽酒它年事,相看醉此晨。

未有一分功,先立十分敌。
所得无分毫,所丧无纪极。
花气半侵云阁,柳阴近隔春城。画阑明月按瑶筝。醉倚满身芳影。
翠格素虬晴雪,锦笼紫凤香云。东风吹玉满闲庭。二十四帘春靓。
典重班诸老,声名始璧流。
开尊口佳士,襆被闯前修。
月冷金闺籍,尘生玉杖鸠。
梅岩伤目处,雁影正宾秋。

轻舟疾于马,荡此修渚麋。但见山西行,不知舟东移。

汀花叠相迎,欲折隔涟漪。亭亭知美人,泯泯忘世机。

多情有白鸟,先后掠人飞。

摇兀竹篮间,怕云下密幄。银竹万丛鸣,先生梦徐觉。

琼瑶为室玉为台,隔岸群花照水开。
莫道此楼容易上,天香曾到此中来。

久向憨狮子,今来见影堂。白云何处去,閒却半间房。

拟写閒身入画图,明明幻我即真予。清霜点鬓三分白,老树兼藤一半枯。

云外独归点女送,花边缓步竹孙扶。山中不减人间乐,借问僧繇貌得无。

屈指行年垂半百,拘检还如少小时。可怜龊龊窭人子,争似堂堂豪侠儿。

南宫向夕景弥清,风行萧然动远情。
忆到陕城东阁伴,拂窗敲砌送寒声。

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禾头无耳时微旱,蚊嘴生花毒渐消。

钱迸嫩苔陈阁静,字横宾雁楚天遥。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

雪夜题书玉署深,思山便欲寄瑶琴。征鸿若问平安信,河汉东流是此心。

垂老朝三聘,生平食一箪。绝知斯道在,遗恨得时难。

庙谨先师祀,书传后代看。形容铭墓石,三发喟然叹。

大唐三百六十州,我暂放閒乘兴游。瞬息之间知事尽,若论入理更深幽。

共外知识呷清水,总是妄想无骨头。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

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慇勤无所求。

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

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

羽林十万领金貂,日月旂常出绛霄。扈从侍臣齐上马,君王亲驭玉逍遥。

漕河胶舟水流咽,水关著键行者歇。
大江伏槎著长剑,万顷湿银寒不结。
蓬莱诸仙亦避寒,海门冥冥冻欲坼。
朔风吹晚雁叫空,蓬巷松杉崖石裂。
道人丈室最高处,地炉蒲团稳坐热。
我来乘閒不问道,方床相对无言说。
飞泉洒灵雨,玉田閟青芝。
中有神仙人,宛然姑射姿。
天巧从古今,虚窦开烟霏。
岁深语亦诞,目极神为驰。
我亦泉石人,夙昔梦见之。
登临悟三生,毛发何森縰。
未脱区中缘,玉颜畏磷缁。
仙春醉青桃,萝风吹轻丝。
凡事俱尔尔,居然骇痴儿。
留诗遗仙灵,讵解山中疑。

晨窗染烟岚,夕枕响风涧。客心在山川,剧若遗刍拳。

山山识之遍,坐阅云气幻。大云腾駃騠,小云舞鹅雁。

连云一匹帛,离云双角丱。亦雨而亦晴,悠悠七朝晏。

山下有舠子,生计恃罩汕。何当从汝曹,如许一舟办。

芳草去天涯,高楼更回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