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题雷峰塔经卷1924</span>

坐南屏烟翠晚钟前,摩娑劫余灰。问金涂几塔,琼雕万轴,肯付沈薶。

彩凤无端掣搦,往事总堪哀。不尽兴亡感,窣堵波颓。

我亦伤心学佛,演珠林梵说,随分清斋。淹新亭涕泪,何物不荒莱。

尽消磨、药炉经卷,忍断蓬、身世老风埃。湖山梦、散诸香处,围绕千回。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猜你喜欢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
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
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彭殇同此躯,颜蹠同此心。哀哉宇宙间,群生政林林。

投老台山麓,松篁筑靓幽。
行年今七十,抚事几春秋。
但喜亲情话,难忘为小留。
山川烦跋履,事事见操修。
玉京清漏起微凉。好秋光。
金杯潋滟酌琼浆。会仙乡。
新曲调丝筦,新声更飐霓裳。
博山炉暖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浮生已付四宜休,老病光阴黄叶秋。
底用燕嬉居画舫,何妨飘忽悟虚舟。

藁砧不拟赋刀环,岁岁携家出玉关。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

玉筍班中第一人,堂堂风采照公卿。
箕裘四世儒科贵,簪橐三朝法从荣。
广厦细旃多启沃,黄扉青琐罄忠诚。
经纶未了犹遗恨,信史空留后世名。

桐庐古郡浙江东,山色溪光藻镜中。后夜相思千里月,高怀为寄一襟风。

欲纡龟纽黄金印,且学羊裘老钓翁。忠义传家君勉勉,清名不必问穷通。

应龙何日跃天衢,不识还思旧隐无。见说至今遗惠在,每兴云雨救焦枯。

园林烟景快相亲,兄弟招欢自主宾。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盛年共惜同为客,明月从来不待人。回首二毛搔渐短,不应辜负接䍦巾。

日炙樱桃已半红,更薰花气满襟风。
路傍谒舍蹲遗兽,应有荒坟在麦中。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
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旅泊因成汗漫游,淮南芳草遍汀洲。穷途不向青山泣,窜迹言寻白社投。

一棹木兰江似带,半瓢竹叶月如钩。卜居未得从詹尹,避世真堪遇许由。

烟雨昏昏一月梅,全家避贼寄城隈。
欲寻碧落侍郎去,遽沐青州从事来。
令我妻孥争洗盏,想公伯仲政传杯。
安能郁郁久居此,且傍茶山松径回。

莲社僧相引,柴门客屡回。日高人语静,风远佛香来。

碧爱琅玕绕,红看踯躅开。便应从此老,城郭有尘埃。

从来知己难为别,况值韶华正暮春。花落子规啼不住,半天风雨送行人。

古来达士尽穷空,我愧修身道未丰。
痛饮不妨歌楚些,投閒何幸伴吾侬。

百六十字辉星躔,永叔所得原叔传。我从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

宋兴百年盛文治,龙图学士登集贤。搜碑手题《集古录》,传信新订薛史编。

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铅。回思初得二十载,双桂楼下屏风前。

牡丹姚魏谱京洛,鸲鹆眼晕摹方圆。公时南京作留守,此砚先已来应天,沈湮弃置忽显豁,押尾小印精雕镌。

升平回首忆畴昔,江南野老词凄然。自言幼时尝及见,金陵旧有负郭田。

先朝元宗重文史,缥缃器具能精妍。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笺。

是时歙州置砚务,饩廪月给唐国钱。龙尾山头斸苍骨,罗纹坑底淘清泉。

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溪流渐湮山脉断,沧桑变后岁月迁。

摩挲此砚三叹息,无端枨触增流连。一代繁华说江左,万古灵秀钟山川。

李少微名漫题记,谢景山瓦曾周旋。

老去厌芳菲,思归未得归。
夕阳溪上树,花作去年飞。

乾坤万里接风烟,独立苍茫兴浩然。秋色西来通渤海,晓云东望极朝鲜。

侧身人世如迁客,过眼光阴感暮年。牢落吾生终寂寞,何须搔首问青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