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往事难追嘉祐迹,閒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
暗风相约宋墙东,一寸灵心两处同。南去北来多邂逅,忽然俱在寺门中。
颐春阁里春岁月,但有天伦罕尘迹。缅怀孝子与乡贤,昆季绳绳绵世泽。
爽垲遥觇几度更,园林犹傍晏婴宅。偶闻乐事纪新正,南极光明齐手额。
有酒无诗座不欢,遂开莲社尊诗伯。千秋俯仰一渊明,合座倾尊三大白。
倡始高吟属主人,笔花五彩间苍赤。一时和者若而人,淩厉清风奋六翮。
我似老饕属餍来,嘉殽旨酒充筵席。将军负腹可奈何,搜遍枯肠空著力。
晏罢归来发愤多,儗偿诗债烛先刻。初经哦咏苦支离,词谈不吐乃格格。
君才再接仍不衰,三战辟易期有获。我谓同室且鸣金,请以旗鼓当嘉客。
若论才思君适仙,斗酒奚止篇盈百。况是诗魔愈病魔,耽吟能使忧消释。
惭予尘事苦悤悤,辜负心期数晨夕。但冀名园社早开,苏黄元白诗盈尺。
斯文绝绩起将衰,扢雅扬风此天责。可怜几辈走终南,犹是热中甘役役。
澎湖一岛若可弃,乃与台厦相控援。屹立沧溟大海中,褊小疆隅难比县。
不产禾苗产杂粱,习惯波涛业渔佃。去秋台飓风为灾,咸雨飞飞浪花溅。
今春渤澥我开帆,海波阵阵心旌战。及抵澎山日已迟,人无人色面非面。
那得薯丝煮为縻,但捞海菜日充咽。苟非义仓钱三千,民命不绝已如线。
凤山徐令目见之,分查户口同二掾。酌济灾黎办八分,薯米金钱亦云遍。
圣恩如海自汪洋,大府关心尤眷恋。蔡子澎湖特起才,献我新诗颇婉嬿。
心伤梓里少多藏,社仓欲救饥馑荐。书生识见未云周,我读其诗心窃善。
绸缪未雨小民知,康济同心吾辈见。社与义仓理则同,力苦澎民孱且倦。
台阳乃是产米区,盍酌盈虚权通变。以补不足赖有馀,集众人力工易奠。
拨数千石资澎湖,有备无患民欣忭。社仓义仓分或兼,官捐民捐从所便。
常平额设有成规,兵米无多曾借碾。但令海岛富仓储,宿饱家家米价贱。
旱潦倘或遇偏灾,岂作仓皇幕巢燕。我公台海颂神君,定有吁谟计安晏。
同舟共济合献知,越俎代谋自嫌擅。作歌聊以当书笺,博得开缄一笑冁。
来朝闻说好开船,怕见风涛笔先颤。
公余妇翁余公婿,我年十二初纳币。公之碧血殉白门,我年二十犹未婚。
平生未曾识公面,瞻拜遗墨悽心魂。嗟公忠悃不得直,我妻归来泪沾臆。
十年离乱常纷纷,我遂橐笔歌从军。湘乡大帅拥貔虎,攻克金陵复王土。
吊公忠魄空徘徊,颓垣破瓦生蒿莱。据公遗墨见公志,群请曾侯奏其事。
言官卤莽操弹章,无端蜚语竟中伤。朝廷震怒我胆悸,文正当时亦被议。
举朝正士咸愤然,列名上愬如联蝉。是非岂得久颠倒,雷霆雨露皆由天。
复官赐谥有恩旨,事迹班班付青史。公之大节从此伸,余也悼亡归海滨。
余今息影处乡里,自顾无妻又无子。公之季子复罢官,一朝剥啄来相看。
牛腰巨卷出锦匣,开卷注视心先酸。呜呼,公之遗墨余数见,今日琳琅已题遍。
诗人海内如星罗,卷中姓氏东南多。我亦书名附余纸,为述从前事如此。
白日展摇落,暮山疏郁天。风云战清夜,江汉幻残年。
我屋蓬蒿熟,谁家世界圆。忽思浮海叹,千古万缘牵。
风流漫拟杜司勋,绮语能醒醉梦人。别有董狐言外意,提纲特与溯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