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墙根几树花。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
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支肘听潮声,喧豗久未停。随风过渔浦,伴月出沧溟。
鳅穴浚时满,胥神果有灵。连天卷云雾,彻晓下雷霆。
舍楫游心倦,凭阑醉魄醒。谁穷造物意,拟访郦元经。
是心本纯白,利害俶扰之。陶然到醉乡,还此未扰时。
古人重酒德,妙意端在兹。嗟予数杯量,径醉不复疑。
既得醉中趣,安用杯常持。
何处开新亩,凭谁识旧游?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
客尽江南盛,身仍塞北留。钟声林外急,倏起戍城愁。
金商才换暑,云叶早惊秋。大火宵中散,清光日下浮。
凉心遗翠簟,远梦绕沧洲。蕙圃残香薄,筠溪碧荫稠。
小窗聊寄傲,虚阁镇端忧。带眼浑移尽,还同沈隐侯。
白云不作雨,作雨但霏微。长罨青山路,唯教翠湿衣。
分风为二,擘流为两。
积潦门前郁此心,偶来林下散秋阴。雨馀百鸟声尖利,惟有鸣鸠作钝音。
禅心错比沾泥絮。冶踪飘荡都无据。有主是杨花。随风便到家。
如何双泪落。掩袖惊秋薄。故意近前看。当头月又阑。
开帘但见伤心月。照人谁似花如雪。曾记惜红芳。鸳鸯笑两行。
云裳娇贴地。唤醒春酲未。灰尽较相思。香残一寸时。
秋光何澹荡,黄菊满篱东。瘦影安排静,幽香点缀工。
霜华延令色,晚节傲清风。独有陶彭泽,吟诗逸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