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馀非我妍,濩落非我拙。与子两相依,生来无间绝。
俯仰随顾指,岂是事容悦。因光长周旋,处阴暂暌别。
况复同物化,子坏我亦灭。冥冥长夜台,念之五情热。
愿子卫生经,无使精脑竭。千载永相从,彭殇孰优劣。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驰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有子济、滋。天子闻其丧,官其一子,使禄其家。既卒之三十七日葬于太清之先茔,其友欧阳修表于其墓曰:
呜呼曼卿!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重之士矣。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自顾愈重,则其合愈难。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之士,不可为也。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故宁或毁身污迹,卒困于无闻。或老且死,而幸一遇,犹克少施于世。若曼卿者,非徒与世难合,而不克所施,亦其不幸不得至乎中寿,其命也夫!其可哀也夫!
下里诗人唤阳五,酒肠窄窄无一缕。空拳往往博欢场,如以孤羊角群虎。
一蕉入口往槃姗,浪言欲作糟丘主。天幸酒伯多知音,嵇阮贺李相推许。
酂留岂必解披坚,不饮何妨建旗鼓。
挂帆向风浪,进退交怦怦。终日坐车壁,轰轰如耳鸣。
心口自相语,八九不得呈。浪定马解鞍,一梦来生平。
欠伸复大噫,稍自闻其声。我与晓园子,文字为友生。
久乃见肝胆,终而成弟兄。己酉与庚戌,两载同昏晨。
山下丛书阁,风雨嘈嘈听。登堂拜寿母,啼笑杂孩婴。
依依真家人,不闻鸡犬惊。衣食共柈椸,憧仆无斗争。
我出车子车,我入灯子灯。并影检文史,交綦倾杯觥。
有时并马出,赏花兼听莺。莺花亦有意,昵子还我亲。
我贫累八口,子富非千塍。每当家书来,辄亦指一囷。
我才愧比管,君义高同陈。人生非木石,安得无性情。
尔后或小别,逐逐肥马尘。数月得相见,夜语恒无眠。
相期共跋浪,大海飞鲲鲸。壬年七八月,夜夜秋风清。
为我僦夏屋,踏月五羊城。岂意梁上材,不及爨下薪。
敢喜珠出海,翻憾玉遗荆。子乃殊欣然,盛饯江之滨。
长途沮行色,一一劳经营。辙迹一以北,百叠书殷勤。
阔怀有岁月,笃契无关津。区区两蜗角,望我如望君。
如此五六年,郁郁俱未伸。顾我须裹戟,知子眉含颦。
我今尚留滞,非官縻帑银。骑驴北门出,风雪满其身。
希冀捧一檄,为养非为名。笔砚焚且尽,酒债时交征。
此心如槁木,宇内唯寓形。楼中红杏花,或留与子孙。
初秋有人来,自言君比邻。闻子颇欲出,行行摇双旌。
扫榻逾三月,倒屣虚一迎。想又不复来,或待明年春。
如子二顷田,进止俱可凭。前书略己及,不复唇舌申。
忆子送我时,索诗何丁宁。数载不一报,繄岂忘故人。
亦欲得佳境,稍与句俱新。岂谓气蔬笋,摆脱全无因。
积悃那可道,着手难为停。喁喁儿女语,拉杂交甘辛。
寂寞首重回,诊缕情乃真。八千里顿首,珍重双红鳞。
淮白美无度,山丹开欲然。谈誇空海内,怅望只溪边。
老境嗟无几,宗盟幸有连。到时能走送,别后见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