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悯九首 其二

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安得不托与餦餭。

无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杀我。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只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几树半开金谷晓,
一溪齐绽武陵深。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寻。
谁步宋墙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卷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
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绕岳复沿湘,衡阳又耒阳。不堪思北客,从此入南荒。
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因经杜公墓,惆怅学文章。
尚记春风酒满衣,数旬客馆掩空扉。
双乌念哺归难忍,断雁辞行凝不飞。
正念县孤成底事,有来连锦烂生辉。
亟哦七字酬佳赠,归櫂潇湘水正肥。

小煮何曾似鳆鱼,恼人幽梦夜深余。贫家敢恨无眠处,燕寝清香尚不除。

因师写物三昧手,公取天机付笔端。
坐想瑛盘分磊磈,忆尝贝齿冰甘寒。
江上兮青山,水既去兮复还。
引微风兮无澜,擢桂桨兮闲闲。
望美人兮来下,灵翩翩兮从女,
劈中流兮扬舲,雁邕邕兮遵渚。
玉衣兮画裳,御清气兮前青凤。
穆川后兮静波,湘君遗兮兰芳。
行贞兮昭昭,珰明兮玉娟。
天门兮为开,万夫哀兮惟女贤。
翠帷下兮沉沉,花饮露兮阴阴。
素鳞寒兮不动,寄风瑟兮瑶音。
涉江兮采苹,剪绡兮蠲尘。
奉瑶华兮结辞,灵不见兮愁人。
愁人兮柰何,目眇眇兮微波。
路村霭兮修长,其柰兮夕歌。

其七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其八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其十一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其十二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其二十九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雅山之北案山南,翠阜隆起瞰澄潭。虽无洞壑深窈窕,平田遥望堆晴岚。

图经地志均失载,马厩名因野庙在。当年遵海岂至此,或因女吴通行李。

簟茀南来骑似云,高冈亦散紫骝群。后来秦皇鞭石时,指挥列嶂如市儿。

尔独倔强遁荒野,不随九峰环卫海东陲。作诗吊古增惆怅,芥子须弥无定相。

苦忆牛山陨涕人,齐女思归长北望。

开田种嘉禾,禾根须著土。君看丹青家,烂漫竟何补。

老母琴书老自娱,吾山侧近结蘧庐。鬓边尚结辟兵发,箧内犹存教子书。

幼稚已能学土梗,老兄犹未忆鲈鱼。谁知万里思归梦,夜夜随风到故居。

好好轻衫清昼便,短锄欲乞此来田。
只应荷蒉无青发,且谩春风二十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碧萝掩映小林坰,绕屋平冈迤逦经。一曲萧江晴入画,几层阁岫暖浮青。

登临到处开襟抱,风雅当年见典型。好景无边添胜赏,佳游彷佛岘山亭。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为怜秋尽强登临,四望微茫日正沉。广陌渐黄香稻熟,远山如画暮烟深。

将雏野鹤辞巢去,引㹀村童扣角吟。无限幽怀聊自写,凭谁共对一披襟。

隔,穿耳胡僧眼睛黑。
东院西边是赵州,观音院裹安弥勒。

吁然碧玉洞,屹立分双户。天生护佳景,常恐尘土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