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史随州

楚云飞墨下烟萝,想见潇湘又绿波。刀剑已知成牸犊,簿书何处问弦歌。

照人颜色春风近,入梦江湖夜雨多。写就卜居冯问讯,青袍今误欲如何。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春溪缭绕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柳岸欹斜,帆影外、东风偏恶。人未起、旅愁先到,晓寒时作。

满眼河山擘旧恨,茫茫何处藏舟壑。记玉箫、金管振中流,今非昨。

春尚在,衣怜薄。鸿云尽,书难托。叹征途憔悴,病腰如削。

咫尺玉京人未见,又还负却朝来约。料残更、无语把青编,愁孤酌。

君不见九府圜法倾东邻,齐公大刀又日新。君不见黄牛白腹荡沧海,亡新错刀忽遽改。

一盈一虚更贸迁,势如流波不复还。迩来上下各千岁,何异俛仰须臾间。

王伯之事百存一,况此钱刀握中物。愚智共尽令人悲,兴废相寻空史笔。

前有一樽酒,浩歌为君寿。君能识此当日醉,身世悠悠复何有。

我生二十耽胜奇,袖中挟策干明时。如歌几醉燕市筑,坐中有客誇峨嵋。

峨嵋之山峙西蜀,金躔玉垒相连属。下有名川是锦江,汪洋一派秋波绿。

茫然倒浸天冥冥,濯锦分明五色荧。长卿子云皆蜀产,文章似是钟其灵。

我闻斯言耸眉目,便欲乘风骑鸑鷟。夜归罗浮卧梅花,梦魂时绕峨嵋麓。

神宰知我心未降,就中流出铺锦江。锦江碧枕南溟岛,崩腾澒洞涛铮鏦。

吐吞日月飞舢橹,天吴骧首虬龙舞。到此谁知是大观,两涯不辨何须数。

南海衣冠不乏贤,如君词藻尤天然。抽毫足写凌云赋,受简何惭校猎篇。

文章自昔传今古,肯以功名论虎鼠。十载相逢鬓各丝,世上浮荣何处所。

若前为我寿,我起为若歌。掀髯大醉仰天啸,斗宿灿烂空明河。

停君车骑翠坡陀,白玉双童几曲歌。行客岂堪连袂听,海阳携手似漳河。

高台阚江山,梯航辏成阛。佳丽焕夙昔,而独惨我颜。

游者固云乐,子去不复还。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

天网讵恢恢,康庄遍榛菅。所恃莫可灭,才名穹壤间。

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
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杨之土,春煦煦。美有济兮世此所,荐生良弼兮为国申甫。

辅翼治道兮还庞复古,猗其人兮衮是补。

吹台山上綵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应谓焦桐堪采斲,不知谁是柳吴兴。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
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岁时忧里换,钟漏静中传。
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赠言因傅说,垂训在三篇。

遥指红云望正阳,祥风飞捲九衢霜。洞开方丈三千界,高拱神尧十二章。

圣学渐看随日进,皇图应祝与天长。小臣何幸联鹓鹭,抖擞寒依日月光。

倚杖臞然一病夫,羡君联骑出西湖。
若逢佳处能相忆,寄与新诗作画图。

似闻草木发奇芬,沿路峰皆斧劈纹。瞬息阴晴终作雨,高低松栝偶来云。

响泉坠涧前溪应,危径穿山积绿分。竹轿飘然空翠里,林峦转处待诸君。

万年珍木绿阴成,殿阁微凉次第生。
简静初非拘月令,怀冲履正自心清。

银烛澄辉,星毬熠熠。挥象管、淋漓香墨。舞霓裳,歌锦瑟,此乐难重得。

闲情堪惜。

蟾兔纾青,鱼龙吹碧。莫辜负、太平春陌。剔灯花,听玉漏,探紫姑消息。

嬉游永夕。

闻声不见形,撼树却惺惺。
体用何须论,归家落日明。
百结襕衫破幞头,年年落第出神州。
却因一只穿杨箭,临老来封马上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