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杂咏 其一

宝炬金莲照地光,山云犹自想衣裳。念奴憔悴龟年老,谁与诗人吊夜郎?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猜你喜欢
将军身在城,讵得虏尘清。酿酒邀闲客,吟诗直禁营。
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
上山嫌髀重,拔剑叹衣生。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扁舟凌浩渺,寄一叶、莼涛吞沃。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

红云可觅无蜂去,渺渺寒波映晚芳。
未必孤根能耐雪,且看秋艳已经霜。
道人清晓炷炉薰,岚重衣巾湿露痕。
课罢楞严经一卷,小窗徙倚候啼猿。

何年鬼斧斲嶙峋,石上犹存碧藓纹。满眼青钱无用处,空囊盈贮锦岩云。

回首扶桑若个边,春风万里上归船。神龙馈供云迷海,仙女吹花月在天。

密意西来端有得,新诗东去岂无传。若逢石室烦通问,岁晚南湖学种莲。

春逐莺归,人如蝶瘦,匆匆负了流年。药炉香静,扶病到花前。

门掩东风人去,这残红、还有谁怜。剩垂柳、恹恹似我,和雪压秋千。

深闺当此夕,红帘押月,紫佩横烟。想灯屏、扶枕愁听啼鹃。

千万今宵早睡,好相寻、梦里凭肩。可能倩、胭脂将泪,飞向那人边。

日移花影上帘栊,金鸭烟销火尚红。午梦欲成谁唤醒,数声黄鸟赤阑东。

谁言万事艰,逍遥可终生。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

彷徨思亲友,倏忽复至冥。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历落求奇迹,丁宁问异书。石刻披秦篆,铜章验汉官。

寿阳妆额太矜持,不待宫貂赐口脂。惜妙风姿令雪妒,定真消息有春知。

试看呵手攀条处,何似成阴着子时。莫遣王孙三弄绝,早寻疏影对江湄。

五举逢知始看花。自怜成事攀仙桂,

登临一何壮,楼与众山浮。望到海门口,浑疑天尽头。

鱼龙交隐现,芦荻共骚飕。对此茫茫者,何人砥浊流。

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经行观礼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夕烟低罥绿杨丝,路畔酴醾落几枝。廿四番风春到尾,初三夜月细如眉。

依稀人语樵还舍,轣辘车声犬吠篱。城郭归途犹十里,吟诗不觉马行迟。

马鸣夜火戒征车,北出居庸去路余。云势九边临塞惨,雪痕三月冒沙虚。

民耕断碛时登粟,官坐空衙或艺蔬。隔面十年家万里,莫惊相视鬓斑如。

车牵间关半月程,陆行迢递复山行。明朝喜泛清江棹,稳挂归帆听水声。

夹岸古榆清荫密,傍檐斜月冷光疏。晚凉一枕邯郸梦,半夜西风已满裙。

团团深锁碧烟笼,安隐禅居瑞气中。

万顷沧浪终夜月,更于何处觅天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