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
西湖吴叟乌角巾,帝遣伐桂三千春。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
我有开山新钺斧,手持直上清虚府。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
一斫折枝柯,二斫折婆娑。三斫桂树月中倒,四海不觉清光多。
太阴之君邀我见,封章直奏通明殿。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明日宴罢踏层云,思量唯有斧随身。袖中带得一枝出,天下方知第一人。
陈涉奋布衣,遂成士崩势。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
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
横天渴虹长万尺,下饮沧江化为石。鞭之叱之成此桥,桐城太守莆中客。
往时欲渡叱无梁,行人海葬蛟蜺宅。自从天堑变康庄,无复风涛阻形役。
我生飘泊一飞鸿,缘在重留雪泥迹。手摩苔藓读遗碑,百五十字凝古色。
碑中空记倡义人,岁久谁能识王实?将军下海语荒唐,流俗相传偏啧啧。
古人利济同一心,或传或否堪太息!沈吟此事意难平,斜凭危栏日将夕。
汀洲橹唱催人归,几阵松风洒巾帻。匆匆作诗别江神,何日重来看潮汐?
蜀江之水何雄哉,奔腾疑从天上来。飞流直下几千丈,大壑五月鸣风雷。
飘然一望失西北,巫峡清秋起寒色。声撼长川白日寒,气蒸大漠青冥黑。
我时曾向锦城游,观涛独上瞿塘舟。划然长啸震林谷,短箫呜咽回中流。
与君对此嘉兴发,便欲因之泛溟渤。好挟飞仙汗漫游,孤篷醉倚西江月。
当年楚泽采芙蓉,纵览何如百二雄。夜半祝融何海日,秋高弥勒御天风。
披襟独酌云霄上,散发狂歌瀑布中。曾与支公留偈别,愿持杖屦再相从。
长安六月积淫潦,键关卧病车罕过。欲藉古人起废疾,随身书卷携无多。
伻来陈讯走流汗,瑶华循诵颜先和。发函突兀见精椠,如遇卢扁疗沈疴。
诸公衮衮富述作,津逮末学犹江河。《消夏六咏》最奇崛,知君饕古穷羲娲。
南皮张饮自矜许,邺中七子真幺么。何如锐精究篆古,取证经义功不磨。
少宰斋中富藏弆,商周典物如星罗。抉扬土花发奇字,粟雨鬼哭群灵呵。
吉金摹据良不易,康成误解凤尾娑。盉煮荐体本非镬,孙陆瞽说殊沿讹。
希冯乃以盉为味,《玉篇》传后将谁詑。颉诵不作古文晦,弡释为张池为沱。
京洛冠盖掩群雅,崡穆虽博难同科。沙南片石释者鲜,安世默识论不颇。
获奋字谊本洨长,钩据脱尽前人窠。隐侯见之必狂喜,可惜宿草归山阿。
古印累累亦典贵,嬴刘爵号能缕覼。持此上补百官表,淹贯岂让扶风娥。
咄哉彦远不识字,胡言斫玉藐毋驮。石斋遗砚失复得,流传墨妙由东坡。
群儿但宝香姜瓦,狗脚邺焉足诃。世间神物各有数,汉百碑砚归烟萝。
吴会藏书甲天下,绛云传是扬其波。佞宋主人最后起,爱书成癖犹金陀。
一廛百宋悉善本,况有涧翁相切劘。越来溪边石鼓吼,南中旧椠灰兵戈。
君家赐书本充栋,一朝化去如龙梭。方今粲晏右文学,明堂黼黻登雅歌。
少宰遍窥中秘籍,论思扃禁吟羔紽。月廪悉以置篇简,古绨鼊首熏沈螺。
搉扬文史盍朋戠,躧履蹋残厅事莎。孤寒三百尽頫首,搜扬潜逸来槃薖。
男儿性命在文字,一卷能寿非坎轲。牟首尽载士安序,传播奚止一刹那。
走也浅学本肤受,石墨金薤空摩挲。观碑太学但自恨,鱮柳不辨成蹉跎。
君今赠我宛委秘,贫儿暴富惭颜酡。惜我不寻比邻住,假观宝墨穷籀蝌。
会当归去访林屋,禹书窃读惊蛟鼍。
默祝烽烟靖,书生学掌兵。深山秋试马,细雨晚屯营。
令易千军肃,诗难五字精。溪流喧子夜,不寐听鸡声。
桐影迷离月影斜,晚风凉透碧窗纱。炉烟茗椀挑灯话,风过香来姊妹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