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

高阁真疑坐九霄,钟声远送海门潮。峰巅片石留三国,槛外长江咽六朝。

何处云烟辨吴越,此间苍翠压金焦。老僧犹说孙恩乱,白骨青磷尚未消。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子瞻堂堂,出於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
上前论事,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羁而归,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变於初尔,而名之曰元佑之党,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马石渠,不自知其东坡赤壁也。
及其东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东坡。
东坡归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间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则无如此道人何。

舞态低迷误招拍。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扫。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

谁识咸池万顷中,源流穷处与天通。气蒸古木千岩晓,浪拍扶桑四远红。

焰焰骊珠初出海,腾腾乌翼渐摩空。不须更问乘槎客,只此波间是月宫。

绿胜章台杨柳街,青罗斗帐净无埃。
五株何用诗频说,安得韩公到此来。

广文先生何为者,十欲出门九借马。只今徒步襄水滨,衰鬓漠漠常风尘。

凤凰在笯鸡啄食,苜蓿阑干半青黑。君不见楚筵醴罢暮归来,甑尘妻子无颜色。

乐天知命夫何忧,不道身如不系舟。万折山随平野尽,一轮月涌大江流。

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
雄知建业牙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
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
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

正月一日思悠哉,水边尽日意迟回。岂无俗人一杯酒,不作区区城里来。

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寺门疏柳,作轻烟淡雨,过江秋色。黄叶声中人载酒,来问篱东消息。

落帽风高,寒沙平楚,断雁如残客。茱萸醉把,人生嘉会难得。

回首前度琴尊,柴桑归去,缥缈飞凫隔。山色绿萝无恙在,看我登临此日。

佛火深龛,钟楼返照,短衲僧头白。蒲团闲话,雪鸿犹认游迹。

日月无私照,乾坤有至仁。玉堂徵使者,铜柱劳王臣。

星入龙编野,风清蜑海尘。归来公事了,黄阁重丝纶。

春秋得忠臣,炎绍犹有述。
至今十七篇,末学或不识。
乾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一时欠良遇,志士重嗟惜。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何处鸡声晓梦余,思量世事转愁余。彰身有具麒麟楦,抵掌能谈鹦鹉车。

久结尘缘难了却,强看胜境更纷如。三千白发频临镜,一字行藏问碧虚。

旧盟疏阔冷鸡坛,风雨清尊负四难。
忙里寄书多草率,病中抛药赖轻安。
几宵梦去清江迥,五月愁深白雨寒。
清寂一官甘守拙,逢人弹铗笑冯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