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窭士无悦生,贤人每穷死。近死持寸心,确然悟生始。
百年知莫追,既死死何俟?但求死后波,不沈贱名氏。
杨君负道名,在世宁速毁。毁身弗毁道,凭命实凭理。
君恐难自凭,亦难听其委。顾以此任钜,托肩及贱子。
恻恻三百言,黯黯墨浮纸。想君力疾书,不复惜枯指。
作书三月半,半月达吾视。亟思报慰君,恐君已没齿。
黄土万仞泉,青天一寸晷。置枕未及眠,谁亡更谁在?
今日东风归,漂摇众情改。我情思缚春,因君顿弛解。
倘君身竟生,转奥夺明采。应有含笑魂,来破梦中涕。
?鸟驰空濛,未来往先待。惟斯千载名,昭昭翊真宰。
我名愁失传,胡由与君恃?我纵不传君,名岂逐身止?
反覆君书言,令我志摧靡。耳摄东流江,奔腾入沧海。
沧海流无垠,名存亦稊米。君何不达观,而不究其涘。
长饿累妻孥,独介忤乡里。生无术禦穷,而仅恋乎是。
悲哉君百穷,不穷或赖此。
其一
楚材称晋用,
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
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
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
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
知余行路难。
其二
畴昔国土遇,
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
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
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
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
归守霸陵园。
其三
榆关断音信,
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
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
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
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
青山望断河。
其四
摇落秋为气,
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
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
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
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
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
谁论身后名。
其五
周王逢郑忿,
楚后值秦冤。
梯冲已鹤列,
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
昆阳猛兽奔。
流星夕照镜,
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
空亭多枉魂。
天道或可问,
微兮不忍言。
其六
日色临平乐,
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
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
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
唯得望长安。
未见疏慵遂有成,狂心便欲请长缨。
情深何处无真性,身贱多惭问姓名。缅想古人增叹惜,未甘虚老负平生。
平生胆气平生恨,一想流年百事惊。
永夜衾如铁,风寒天又明。银镫收冷焰,戍角带边声。
猎马驰何地,荒烟绕暮城。几时围校罢,一望野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