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离恨

频馀翡翠簪,渐缓鸳鸯带。十二铸愁垆,百炼芳年改。

人是此生人,债是前生债。精卫一丸泥,空去填东海。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猜你喜欢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
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以诗鸣者累百辈,谁与梅花可相配。
只传冰影月香诗,直到如今美无对。
疏篱把住冰斜枝,了不肯受春风知。
自非冰肠雪洗髓,向渠正尔难为辞。
恨君不识林和靖,雪沍西湖老孤咏。
恨我不识楼考甫,角声吹残霜月苦。
儿曹但赏琼瑶句,持与梅花相尔汝。
夜深不道琐窗寒,浥尽花香花有语。
通身红烂业非轻,血染千山草木腥。
一阵西风卷黄叶,月华如水满空庭。
朝阳散宿烟,登望思悠然。
檐影晴偏暖,云容晚更鲜。
共欢时景好,不惜岁华迁。
旋试娇骢步,新调宝瑟弦。
宫花红照耀,御水碧潺湲。
歌吹清连夜,辎軿丽满川。
依林张幄幕,夹道建鞦千。
仙乐来天上,祥光起日边。
游丝经冉冉,芳草绿芊芊。
圣制呈春色,周流遍八埏。

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

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

万古称扬赞叹。

万里江流断,双崖地脉通。冥冥浮积气,漠漠送长风。

沧海孤帆外,神州落照中。人生如鸟迹,独上俯鸿蒙。

羁旅淹岁改,江皋属春早。幽村屡独往,胜事时默讨。

深竹尚残雪,阳崖已芳草。茅茨忽连接,邻里自相保。

人犹安道族,景是山阴道。徘徊问耆旧,或遇栖真老。

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石莲峨峨横紫霄,中泻万丈银河水。
安得大箭长八尺,欲与天神博于此。

绣轭香鞯夜不归,看花只恐看来迟。今朝几许风吹落,多在青苔少在枝。

崖仙忆昔手予携,音响如钟气吐蜺。槐国诸公千梦蚁,瓮天馀子一醯鸡。

满浮芳酒春梅动,朗诵新诗夜月低。倏三十年如一瞬,东坡门下愧双溪。

剥啄谁敲户,仓皇客抱衾。
只看人似蚁,共道贼如林。
两岸论千里,扁舟抵万金。
病夫桑下恋,万一有佳音。

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高处浑无一点尘,平川极目净於茵。
松声满院日亭午,世味着人谁识真。
倘乞半岩容卜筑,仍留别浦待垂纶。
寒灰岂复重然望,独爱新诗语不陈。
此生居此世,堪笑复堪悲。在处有岐路,何人无别离。
长当多难日,愁过少年时。穷达都判了,休闲镊白髭。
喜连宵、四郊春雨。纷纷一阵红去。东君不爱闲桃李,春色尚余分数。云影住。任绣勒香轮,且阻寻芳路。农家相语。渐南亩浮青,西江涨绿,芳沼点萍絮。
西成事,端的今年不误。从他蝶恨蜂妒。莺啼也怨春多雨,不解与春分诉。新燕舞。犹记得、雕梁旧日空巢土。天涯劳苦。望故国江山,东风吹泪,渺渺在何处。

帝城高接太微垣,龙虎蟠回势欲鶱。关镇居庸当北面,河流沧海抱中原。

葡萄翠色来安邑,騄駬花鬃出大宛。正是金舆巡幸后,九重无事只临轩。

地当湖海难为客,胸贮周秦不是贫。遥羡鲤庭春最早,梅花添放几枝新。

冰霜戒元律,游子发中野。筵几惜离群,罍尊企倾写。

庭柯覆喧鸟,场藿维征马。锡贡拟璆琳,光辉孰云舍。

又渊穆奥典,璧水观儒雅。攀鳞尔所之,附骥吾衰也。

滔滔岁华晚,积雪晨飞洒。行矣慎毋淹,长怀问津者。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