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未成雨,敛藏方寸间。会当不崇朝,一雨膏人寰。
人言隐雾豹,依约在南山。试从管中窥,何止见一斑。
人生患无才,富贵天岂悭。二士伟人物,万里来间关。
行陈治安策,遂拜咫尺颜。岂容十里湖,长吟对烟鬟。
愿君如鸾鹄,摩霄共追攀。云出豹亦变,何止铜与纶。
举首望长途,分当落榛菅。鹏飞君方高,鸟倦我亦还。
鸣凤不肯鸣晚周,鸥鸟相随九曲幽。星源是公鲁洙泗,东池历历梦中游。
一夜水痕高几许,鸟也忘机淡无语。朝来晴碧更好看,天光云影源头水。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为农谨天时,四体务勤力。日夕耘耔罢,植杖聊假息。
儿童原上牧,妇女机中织。田家无别事,俯仰惟衣食。
黾勉共百年,辛苦何所惜?世有五侯贵,农人梦不及。
但愿风雨好,一穗千万粒。卒岁无徵科,庶免忧儋石。
选郎分手楚天涯,万里春明稳到家。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
汴淮湠漫经梁苑,星斗参差犯汉槎。中国未应风俗异,旧京宁觉路途赊。
鲛宫献佩当明月,鹄殿吹笙隐太霞。貂弊世怜苏季子,赋成人哭贾长沙。
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闻道乡闾诸父母,杖藜期看马卿车。
清晨上鲸山,言访凰仙寺。山行未及半,泉声淙然至。
仰见瀑流悬,十丈乃及地。入寺寻水源,岩嵁倚幽邃。
下注百尺潭,上出层峦翠。荡漾忽随风,虬姿生百媚。
羁勒脱悬崖,决骤如奔骥。如组复如琴,孰驭六龙辔。
雾雨尽濛濛,殷雷魄为悸。不谓耳目间,觏此发皇异。
忆昔乐城游,悬流近城治。日夕出衙斋,清游极恣肆。
选胜到龙湫,空奇绝思议。诡谲罗万状,下笔不能记。
梅雨访深潭,曾亦豪情寄。石门扁舟过,登临失交臂。
平生未始游,庐山空梦寐。今兹尘外逢,那复意中事。
自叹拘墟人,苦为尘俗累。咫尺不相知,能无山灵愧。
书此志吾过,感喟未能置。峭壁列森森,待补摩崖字。
太初仙逝早,少谷暝游深。
讵谓方山客,同随秋草阴。
野云飘素幔,寒日下空林。
重念群芳歇,临风涕满襟。
一星迷濛远溪路,出碍荒烟入横雾。峡中泉气冷逾秋,峰底天光碧疑曙。
仙凫飞空蜀江小,露雨香挑觉春早。琼楼贝阙摇灵珑,衣翠霞红各漂眇。
流云为车鹤衔辔,心著游丝不堪系。断桥围水水压墙,双燕争魂堕空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