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无限心愁缄素口。却恨东风,吹折花枝久。摹写丹青描未就,淋铃已湿春衫皱。
犹记尊前闲戏走。绿暗红稀,那管人消瘦。一曲琵琶今在否,相思还问调羹手。
奔走红尘积有年,深思雪涧竹竿千。谁能世上全三乐,好向林间伴七贤。
笔下风生诗似锦,瓮头春涨酒如泉。诗成酒罢寂无事,净几明窗诵太玄。
祇道无前辈,于今识后凋。形容犹矍铄,鬓发自飘萧。
早日破万卷,暮龄甘一瓢。纷纷盈郑卫,洗耳骤闻韶。
箕子朝鲜僻,蓬丘弱水宽。儒风通百粤,旧史记三韩。
邑聚从衡接,民居质朴安。犹存古笾豆,兼用汉衣冠。
兔颖家工缚,鲑腥俗嗜餐。骑兵腰玉具,府卫挟金丸。
长袖鸢窥肉,都场狖挂竿。琴中蔡氏弄,指下祝家弹。
主礼分庭抗,宾筵百拜难。渍橙粇酿旨,滋桂鹿脩乾。
泼墨松如栉,隤墙石似丹。地偏先日出,天迫众山攒。
鹏翼云帆远,羊肠石磴盘。由来异文轨,休讶变暄寒。
事可资谈柄,谁能记笔端。聊将诗貌取,归作画图看。
谁家亭馆接城阴,药屿花园次第深。十里马蹄千叠翠,一时草色五湖心。
斜阳欲暮迟高树,薄酒微醺费短吟。谁是三生唐杜牧,春来常有客愁侵。
群贤觞咏恍兰亭,自述诗应写御屏。来日喜看重燕杏,引年何必进豨苓。
汾阳福气天孙宿,扬郡祥占宰相星。开府府开莱丝戏,书香有后已衫青。
岚光开翠崿,旭影动晴墟。送客莼边去,孤帆柳外舒。
山云初度鹤,溪雨忽沈鱼。自得幽居趣,诸公恐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