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南寺名长椿,中有宝绘姿天人。贵极重闱祎翟贱,诚皈佛乘戒衣尊。
当日隆称观自在,至今遗像俨生存。从来母后当冲帝,每利藐孤擅神器。
女中尧舜有几人,朝端平勃愁无计。贱婢骄称中大人,权阉浸侈十常侍。
太庙祠披兖服临,外家腊改黑貂祭。鹤将木刻宠新欢,彘以人为仇旧嬖。
飘絮犹歌杨白花,摘瓜几尽黄台蒂。独有前朝家法严,尤推孝定性和恬。
恐辜未命黄?托,不慕朝仪紫袖瞻。政委相公批敕尾,课勤幼主读书签。
经筵进讲亲催盥,曲部听歌痛示砭。期届大婚移殿早,礼尊正嫡过宫谦。
和熹应愧常称制,光献犹多一撤帘。国储未定妖书起,官家汝亦都人子。
从此青宫有所归,一语胜他千御史。璇室禔宫四十春,九莲菩萨本前身。
汉家贤母师黄老,今奉如来亦净因。涌现化城辉绀碧,庄严香界布金银。
要令人识清修业,特赐禅林法相真。著色生绡阎立本,白描神笔李公麟。
想当玉轴颁来日,绣伞珠幡溢九闉。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万丈耀金轮。
转眼孙曾遭百六,丹青也入沧桑录。莲花世界满刀兵,贝叶经堂横血肉。
可怜万里好山河,无地可悬图一幅。社饭谁还念老身,僧寮聊复存遗躅。
深谷高陵何代无,徽声终自冠椒涂。道清死免佥名辱,钩弋生偏享福殊。
来自西天乘凤羽,去归南海比龙胡。慈容满月零缣在,羞希临朝武后图。
倍觉姮娥寡。奈金波早冻,素光空泻。此时帝里,六馆并三瓦。
拥炉围粉帕。畴怜夜景如画。让碧空中,只一丸独自,冷向凤楼挂。
除是贺兰山下。老将营门,看得分明也。清辉纵好,此外谁知者。
长宵更鼓打。兔华莫也生怕。且待新春,点红灯万盏,照著闹蛾耍。
真率会,年复年,清才藻思两逋仙。停杯琢就惊人句,白露横江秋满天。
自笑饥寒杜拾遗,蹇驴破帽傍人庐。老来亦愿栖岩屋,乱后何能校石渠。
落日人惟悲鼓角,荒郊谁解把犁锄。荆妻稚子频相扰,刻骨铭心甚日除。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花明雪艳谢飙轮,玉瘗香埋委路尘。霞帔自怜萤照晚,《霓裳》渐化蝶衣新。
空江白雁凄才鬼,冷月红鹃哭丽人。二十四堆春草绿,可怜三十六宫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