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日有忆偶题

雾月晓花啼,柳冷莺梦怯。石枕刻相思,秾香散幽帖。

清思如静水,红从笑颊起。背灯换溽衣,倩郎收珰珥。

别泪浸兰被,恩爱等蝉翅。银箸拨香灰,写作天长字。

塔灯绕层橑,红阑对大道。昔时合欢场,今见高冢草。

枫根闻鬼语,乡音带淮楚。淰淰女鬼神,吹作何山雨。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你喜欢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潮州 一作:潮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 一作:本为;圣明 一作:圣朝;肯将 一作:敢将)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镂玉裁琼学靓妆。不须沈水自然香。好随梅蕊妆宫额,肯似桃花误阮郎。羞傅粉,贱香囊。何劳傲雪与凌霜。新来句引无情眼,拼为东风一晌忙。
荒庭古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斗,
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
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
小阁当乔木,清溪抱竹林。
寒声日暮起,客思雨中深。
行李妨幽事,栏干试独临。
终然游子意,非复昔人心。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
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
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
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小立船仓揭起篷,晚来帆福饱西风。
望他鸿雁一双去,过了峰峦千万重。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日出看山日入回,道逢曲径更徘徊。啾啾细翮攒枯木,袅袅游丝下绛苔。

野菊偶开秋色里,奚儿莫报主人陪。茶铛好逐渔郎返,荡桨高歌归去来。

桂林一枝年最少,陵谷难移见高蹈。耿耿秋风晚节心,再及恩荣拜明诏。

海外园田恐已荒,孤踪垂老且徜徉。当时送我投荒者,回首应怀北斗傍。

熹宗御宇凡七载,封狐虺蝎蟠天关。锦衣犴狴鬼夜哭,忠臣之血何斑斑。

此时世路真坎坷,大狱株连缙绅祸。四海奔波属魏崔,十年挥泪哀杨左。

左公蹇蹇龙飞前,只手取日升虞渊。大功久已在社稷,巨奸侧目来鹰鹯。

九关虎豹声阗阗,左公眦裂呼苍天。蝮蛇争螫祸机发,公也衣褐归园田。

群凶噂?牙为磨,槛车轰轰渡黄河。紫衣校尉称敕使,皖公山下愁风波。

诏书读罢著囚服,倾城观者吞声哭。捐糜安恤具五刑,囊头且复关三木。

几日阴霾暗城阙,长安市中风拔屋。天地震怒公殒命,学士朝中皆魏姓。

竖子宁堪玷太阿,真人已出悬天镜。尽驱魑魅扫氛祲,垂衣手握河魁柄。

公于是日蒙新典,天书恻怛孤忠显。即今慷慨观遗文,龙螭五色何缤纷。

诸郎才器如天马,奔腾绝景仍闲雅。胸有至痛不敢言,血泪哀哀向人泻。

相将踯躅辞乡邑,江上流离空四壁。公侯必复理有之,甘肥不御情尤裂。

阉祸已熄更何论,当时羽翼还云屯。况复天网亦疏阔,此曹玉食开朱门。

机深窃恐能飞翻,呜呼封狐虽死多子孙。安得努力一往呼天阍。

能下手,便晓这元元。为甚得通三一法,都缘悟彻五千言。

立起本根源。

重著脚,跳入水晶盘。唤出那人人不识,至今有自自扬掀。

越越害风虔。

翠竹连村映白沙。小冈回抱一川斜。旋开幽沼听鸣蛙。

樵客局边惊橘乐,黄尘门外任蜂衙。树头山色晚来佳。

余家端溪旁,持斧斲溪骨。岁深积成林,真气资蓬勃。

一从板荡来,散作磨刀石。墨池鼓风波,焚之恨无及。

奇觏乃于斯,转复生叹息。古绣若苔斑,莹然马肝色。

沿缺中已凹,定是千年物。黑松发黯光,滑泽水不竭。

想其在空岩,无心求赏识。良工苦经营,因以珍几席。

不知前代人,研尽几斗血。神物固不常,自然遭磨折。

笑彼卞氏璞,欲遇徒三刖。如何抱坚贞,静默守寒碛。

我见岂偶然,为之重拂拭。再拜置诸怀,永以伴幽寂。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

路转蜂腰细,崖空虎迹存。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

芙蓉带结红鹓蒂,杨柳丝牵紫燕飞。
独掉兰舟何处宿,年年飘泊待郎归。

山寺钟声送夕阳,引来月色到东廊。三更梦断觅残蝶,花影重重上短墙。

亭馆披襟地,涂泥滴汗时。清风满堂快,甘雨到田迟。

即事沧浪咏,惊心云汉诗。西畴积禾稼,醉倒亦奚辞。

月光凉堕夜堂深,草草杯盘款款斟。欢喜情怀无复旧,别离时节又从今。

坐消炉篆清烟细,听彻壶筹玉漏沈。关陇祇缘频作客,翻令儿女讶乡音。

人生贵适情,长物皆为累。读书不在多,安用罗箧笥。

长安号人海,自昔居不易。矧经丧乱余,岂有立锥地。

馈贫亦虚言,腹枵难煮字。饥驱匪自由,顾此焉舍置。

一身已赘疣,四海方糜沸。复壁无深藏,兼两重劳费。

儿曹惜手泽,甲乙为标识。谁知丹墨痕,中有沧桑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