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道中

日久行无色,马隤气不骄。秋风清渭水,衰草霸陵桥。

客路惊寒近,乡山入梦遥。不堪回首计,发白已萧萧。

彭端淑
  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
  猜你喜欢

潦倒忘衰日,风流袭垫巾。未能分朽骨,还此挹馀尘。

吊古无千载,伤心为一颦。依稀如到眼,气类信吾人。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
别恨慵看杨柳,归期征数芙蓉。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西伯王业兴,海滨归二老。
汉家念羽翼,坐致商山皓。
恭惟陛下圣,尊德继雍镐。
先生学孔孟,不但遗编抱。
致身虽苦晚,闻道固已早。
昨随弓旌招,着脚历蓬岛。
夜陪藜杖青,朝奏囊封皂。
第令坐台阁,不减照乘宝。
思归独何事,岂为子规恼。
祠官厚禀假,命秩略资考。
恩荣固无愧,出处吾有道。
漫漫七闽路,去去春风好。
都门送别处,怀抱要倾倒。
相思常情耳,再拜请善祷。
临雍有故事,乞言非草草。
指期裹蒲轮,未可迹如扫。

画楼槛外啼黄鸟。山光横断残阳渺。春色杳难留。衔杯花下愁。

绣窗笼晓日。紫燕穿帘急。柳拂水痕清。渔歌渡远汀。

重向金山续旧游,山形依旧屹中流。鸦群翻树瓮城晚,雁字挂空瓜步秋。

此处十年曾话别,明朝两地复生愁。长江万古东流急,归渡何人识岸头。

无端娇病减琼姿,正压钿车欲驾时。欹枕避人窥玉镜,擎瓯无力搅银匙。

啼多不损避波俊,意热偏令入手迟。知剩别离还少许,偿完从此镇追随。

它山移却伴疏篁,磊砢坚于百鍊刚。斸地尚馀苍藓篆,傍栏偏映紫荷囊。

湿云矫矫飞还凝,煇凤亭亭舞复翔。竹弟石兄应共语,故园那得负风光。

萧萧传柝月三更,欹枕辕门听鼓声。战马不肥淮甸草,征人愁望历阳城。

兵戈荏苒音书绝,行李萧条虮虱生。早晚楼船下扬子,满天风雨洗蛮荆。

铜池织风翠波跃,睡足暖烟饥不唼。重帘未厌云水姿,华屋清深寄閒绝。

生咮剥花红锦翅,枯咽半湿蔷薇水。宝灯夜悬琉璃光,恍若澹在沧浪里。

方筵慢舞得娇饶,指痕腻染罗纹细。就中恐有绝缨人,误识韩郎衣上气。

古闻舄化之言岂虚语,愿学飞仙作双去。

玉泉远接禁沟流,辇路春深碧草柔。细柳望迷秦女馆,清池学弄楚人舟。

尊前艳态初疑月,云里新声欲变秋。不道有人骑瘦马,夕阳春树起高愁。

督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
帆樯如芒柽,督护今何渠。

冰井消尘尽日清,山林灯火映星明。乾坤寤我三生梦,烟月添人一种情。

杯付江湖思旧侣,诗愁鱼鸟结新盟。白山节钺龙山印,管到风花次第生。

长驱笔阵浑无碍,扫尽春蚕食叶声。
微波荡晴墩,倒影动悬壁。

出门思远道,悠悠向京阙。已望淮阳城,犹看虞山月。

东郭依然野寺春,重来忽忆旧游人。开轩花竹看逾好,拂石诗题认却真。

白鹤向人如意舞,青山于我亦情亲。一尊醉倚东风里,空叹浮生去住身。

珍重神和子,闻名五十年。童颜终不改,绿发尚依然。
酒里消闲日,人间作散仙。长生如可慕,相逐隐林泉。
头如蚕嘴肚如琴,两翅啾啾叫不鸣。
识者若逢此促织,这般号作大将军。
陆亘回珠转玉,南泉换斗移星。
花阴满地日午,梦觉流莺一声。
画史含毫欲下时,笔端新意有谁知。
满山羖{羊历}燕然北,快取奇功慎莫迟。

雷殷殷,雨潺潺。帘捲春风拂面寒。开遍梨花归梦杳,和衣睡起月阑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