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东篱委榛菅,狼藉纷琐碎。披丛得红椒,磊落本谁艺。
蓬窠颇自矜,枝叶相掩翳。日月空复明,雨露不沾施。
结根一失所,埋没苦憔悴。移栽俯西轩,吾乃借一臂。
要令远条且,密叶敷晚翠。秋霜染丹砂,红寔相点缀。
馨香发潜德,错节振淹滞。人生良可惜,会遇亦难值。
生理倘复存,馀恨当弃置。
四十乾坤拱紫宸,东风只属倚阑人。玉凫波暖骊山晓,金犊烟横绣岭春。
七夕有钗留羽客,千秋无镜泣孤臣。红尘一骑君休笑,中有渔阳万骑尘。
花开记得涌金池,一片枝头不受吹。十万人家春似海,瑶笙谁向月中归。
新筑书堂荫白茅,萧然终胜老禅寮。雪天最爱风敲竹,似向瑶台听凤箫。
昨为金山游,岩壑称奇遍。虽然足壮观,终嫌金碧炫。
意欲陟焦山,幽秀觌层巘。无奈波澜险,惊涛驶如箭。
今晨渡江归,舟发心仍恋。放眼眺佳处,遥青如匹练。
颇似香炉峰,停帆几回见。坡公薄江潭,舶䑲风云变。
我独挝回帆,奇境悭一面。准拟今宵梦,篮舆入葱茜。
菊酒花糕作重九,故人书来笑开口。江湖浩荡羡沤翁,泉石支离怀鹤叟。
沤鹤相逢各启颜,长安念我太清孱。新声廉墅尊前泪,旧隐皋亭画里山。
家山远隔青霞外,何日扁舟趁花海。绮阁红梅小市桥,卜邻佳约应相待。
霜落园林忆听枫,雨馀门径识樵风。吹笙坐月低双髻,踏叶寻秋瘦一筇。
幔亭仙眷都无恙,更托微波溯惆怅。越客空令结网丝,吴娃枉自留弓緉。
廿载侵寻重惘然,别时衣袂去时筵。记从燕市槐花里,梦到横塘两桨船。
风光掩冉成抛掷,每为佳辰忆畴昔。琼浆纵复饮蓝桥,金勒愁看经紫陌。
曾倚残春哭衮师,庞家灵照绝娇痴。篝镫戏写嬉飞帖,点笔工雠播诺词。
凤城赁舍西华近,独抚危弦属凄引。病榻摊书旅即家,朝衫贳酒官仍隐。
谁寄金泥小字缄,归心和雁落江南。凭将木石肠千转,当作秋窗一夜谈。
秋老衣裳寒色透。斜风细雨交重九。篱菊花开移户牖。
持杯酒。雁声飞遇山窗右。
秫稻登埸盈数亩。离离桔柚香堪剖。荡漾湖光峰影瘦。
轻霜候。枫林叶老红颜骤。
鸳鸯飞不见,烟水白茫茫。夜月啼山鬼,春风落夜裳。
楼台今荣圃,瓦砾旧华堂。惟到斜阳外,村歌犊背长。
山人日昨匡山来,双屩尚带匡山苔。谭山说水神转健,白日口角生风雷。
方舆万里若指掌,听者如堵皆颜开。梁清溪头倏言别,更踏何处烟霞堆。
达人游陟先海岳,潢池培塿胡为哉。何时重饮惠泉水,我欲与究玄黄胎。
远道诗筒至,披吟意自遥。调高赓白雪,兴至拂生绡。
偶写崚嶒石,惭无万仞超。非琼难作报,风雨慰清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