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丁卯七月既望,余偕同志放舟邀凉于三汇之交,远修太白采石、坡仙赤壁数百年故事,游兴甚逸。余尝赋诗三百言以纪清适。坐客和篇交属,意殊快也。越明年秋,复寻前盟于白荷凉月间。风露浩然,毛发森爽,遂命苍头奴横小笛于舵尾,作悠扬杳渺之声,使人真有乘杳飞举想也。举白尽醉,继以浩歌。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洗玉空明,浮珠沆瀣,人静籁沉波息。仙潢咫尺。想翠宇琼楼,有人相忆。天上人间,未知今夕是何夕。
此生此夜此景,自仙翁去后,清致谁识?散发吟商,簪花弄水,谁伴凉宵横笛?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
稚齿穷身岂有知,偶陪高论得移时。感公不以愚顽弃,顾我何堪远大期。
草阁便须不岁住,仆人休讶出山迟。归来乞得尧夫句,暮雨秋灯不断思。
返照入林扉,小憩前山寺。岩际生佛光,竹间闻猿唳。
静卧松林风,悠然会琴意。残经白马来,漶灭数行字。
优钵散幽芳,伽陵发清吹。夜色澹无影,四山惟月气。
道心苦未深,时与白云生。虚光盈吾襟,了了此初地。
明朝下山去,境过情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