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读书 其三

《书》名达四方,掌之周外史。曷言乎书名,毋乃小序是。

马郑注《漆经》,大义已及此。古文虽未见,序先畅厥旨。

云何宋诸儒,深文共排毁。吾闻《国史》言,序《书》自孔子。

哀哉秦火后,未亡亦仅尔。苟属圣人言,亦当存其似。

不见小戴文,《礼》家以取士。何独《诗》《书》序,攻者后先起。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西京上相出扶阳,东郊别业好池塘。
自非仁智符天赏,安能日月共回光。
前年买南,园本为一亩竹。
稍去千百竿,欲广西南屋。
本心初不尔,百口居未足。
黾勉斤斧余,惭愧琅玕绿。
东园有余地,补种何年复。
凛凛岁寒姿,余木非此族。
报道倾城出洞房。水边疏影弄清香。风流更有小鸳鸯。
蝉鬓半含花下笑,蛾眉相映醉时妆。梦魂不到白云乡。

病着先寻丘首地,林松已约野僧栽。他年地下从诸老,何必人间咏八哀。

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
巴山惨别魂,巴水彻荆门。此地若重到,居人谁复存。
落帆红叶渡,驻马白云村。却羡南飞雁,年年到故园。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倦客归来住不多,颇思散策日相过。胶胶扰扰败人意,那得长閒共切磋。

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帝城谁道一舟横,真信神州绕大瀛。夜壑有人移不得,臣心如水坐来清。

拟窥天汉乘秋上,时讯金波带月行。知有商王三命在,巨川能济用无轻。

腰支日笑丽华粗,细骨宜酬百琲珠。风度枕函闻暗麝,月穿衫褛见凝酥。

含毫爱学簪花格,展画惭看出浴图。更是厌人当面问,凤凰何日却将雏。

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人欲识去来,去来事如许。

天下老和尚,错入轮回路。

灯前儿女小团圞。岁将阑。夜将残。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

明曰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

世间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

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渡口人疏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嗥古寺,电驱甘雨过间田。
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直钱。

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

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梅柳蛾蝉斗济楚。换鞋儿、添头面,只等黄昏,恰恨有、些子无情风雨。
心忙腹热,没顿浑身处。急把灯台炙艾炷。做匙婆、许葱油,面灰画葫芦,更漏转,越煞不停不住。待归去、犹自意迟疑,但无语空将,眼儿厮觑。
空王门下,法令当行。
列局分司,利生为务。
无明海内,驾起慈舟。
入我山中,盛栽忍草。
伶俜游子,诱引还家。
直指衣中,久怀至宝。
获解脱道,证本圆常。
报佛深恩,方名垂手。
不伤风化,物义两全。
金殿玉堂留不住,披毛戴角又重来。

山入蓬莱别有春,婺星焕彩助精神。乌衣开第门楣旧,鸿渐占爻羽翰新。

兰桂吐芬佳士坐,乔松齐寿列仙身。自惭再世渊源印,未若真传得马伸。

黼座天临粉黛中,苑前过马貌惟恭。
那知漠北休屠子,前古由余可此踪。
於穆先后,丽圣称崇。母临万宇,道被六宫。
昌时协庆,理内成功。殷荐明德,传芳国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